-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的核心宗旨是什麼
道教奉老子為教主,道是宇宙萬化之本源,宇宙萬物皆由道化生。《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玄綱論》亦說:「道者,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道,清靜淳樸,無為無私,主宰萬物而不自恃,任物之自然本性。道是最完美、最高尚的品德。社會人士把品德高尚的人稱「有道之士」就是對道的敬仰。
道教奉《道德經》為祖經,以道為信仰核心。道教的教義思想、修持理論、養生之學,以及其中的崇尚自然、清靜無為、寡慾不爭、慈儉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返樸歸真等重要概念,無不由《道德經》而發。
因此,道教以道為信仰核心,進行修道來完善自我和兼善他人。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一種佔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教義思想是道教信仰的 核心宗旨。
“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 的可學和實有,神仙生活是逍遙無礙,長存不亡的,他 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 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 達到“長生久視”。所以道教教導人們要貴生、重生、 樂生,將生存的品質提高到神仙一樣的境界,達到生道 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經》曾把這一要旨歸納 為:“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心性品德的修養和提高,是修煉物質生命的基礎。 修養心性品德的標準,是學修“道”一樣的德行,清心 寡欲、柔弱不爭。排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 神不要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養。同時,還要廣行 善舉,利物濟人,積功累德。生命的修煉則是以品德修 養為根基,保養精氣神,通過服食導引、存想守一、坐 忘胎息、精氣化煉、靜功動功等修煉方法來促進生命的 健康和長久。最終達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同時,“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 僅要“度己”,而且要擔負起“度人”的社會責任。
“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 之能力去輔助他人,以我之學識去教導他人,以我之宗 教修持為大眾服務等等。總之,只有積極地為社會作貢 獻,才能功德圓滿,名登仙籍。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