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韓王韓信投降匈奴,與冒頓設計圍困劉邦於白登,他後來結局如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2-6 01:46: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韓王韓信投降匈奴,與冒頓設計圍困劉邦於白登,他後來結局如何?

2021/02/05 來源:腦洞趣味歷史
《漢書·匈奴傳》:匈奴大攻圍馬邑,韓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

公元前201年,冒頓單于在統一北方後便揮師南下攻打韓信的領地,幾次交手下來,韓信有些招架不住了,於是他就多次派出使者請求歸降匈奴。正率大軍去救援韓信的劉邦在得知此事後,就命人去責備韓信:「我對你這麼好,你竟然還想背叛我,年輕人不講武德!」

韓王韓信(不是兵仙淮陰侯韓信!!!)在見到劉邦派來的使者後,大驚失色,他心知自己這種牆頭草的行為已經激怒了劉邦。此時,韓信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但事已至此,他索性心裡一狠,既然投降的事情已經暴露,那不如直接聯合冒頓反過來打劉邦,於是他又派人寫信給冒頓單于:「我仰慕大王已久,如今劉邦不仁不顧兄弟情義要派兵攻打於我,我想聯合大王一起對抗劉邦。」


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誠意,韓信把自己的國都馬邑獻了出來,給冒頓做進攻太原的跳板。

當初劉邦把韓信封在這兒,就是想讓他做太原的門戶,防止匈奴騎兵南下。原本太原三面環山,對於冒頓的騎兵而言,尤其易守難攻,而今韓信放棄抵抗,冒頓便可以直接率軍向南越過句注山,進攻太原。

山地對戰騎兵和平原對戰騎兵是兩種概念,在平原上,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不受限制,騎兵可以很輕鬆地切入步兵陣營,取得整場戰爭的勝利,通常情況下,在開闊地帶用步兵打騎兵簡稱「白給」,所以這也是韓信認為自己只要放匈奴騎兵過關,就可以抗衡劉邦的主要原因。





這場戰鬥大致分作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韓信投降匈奴後,為了向冒頓單于展示自己的價值,好獲得冒頓的庇佑,他身先士卒率領部將去攻打太原。

得知此消息的劉邦,相當憤怒,他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在銅鞮這個地方和韓信進行了第一次交鋒,結果韓信大敗而歸,其部將王喜也被斬殺,韓信趁亂拋下手下連夜逃向了匈奴的領地以求自保。

不過韓信雖然敗了,但劉邦知道這才剛剛開始,硬仗還在後面。當時韓信的封國已經成了匈奴人的前沿陣地,劉邦真正的對手匈奴人還在穩坐看戲,局勢還遠沒到能鬆一口氣的程度。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的部將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收攏殘兵敗將,擁立趙王的後代趙利為王,重新和匈奴人達成協議約定共同進攻劉邦,由此拉開了第二階段戰爭的序幕。

這一次冒頓為了表示對王黃等人的支持,他命左右賢王帶領一萬騎兵加入了戰鬥,結果,漢軍在劉邦的領導下再一次輕鬆擊潰了匈奴人:「至晉陽,與漢兵戰,漢大破之,追至於離石,破之。 」「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 」

接連幾次戰事不利,冒頓的攻勢一下子就被劉邦給強行打回去了,加之當時已經是冬天了,冒頓的士兵們壓根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寒冬,其部下中已經被凍出病的人約占兩三成,是「戰」還是「和」這個嚴峻的問題迫使冒頓必須要做出回應才行。




不甘心就這樣面對失敗的冒頓,決心最後再拼一波,他將士兵中的精銳隱藏起來,然後在台前凈展示些老弱病殘的士兵來麻痹劉邦。

劉邦手下的斥候一見匈奴人的情況,果然中計,他們在告訴劉邦自己的發現後,劉邦也犯了輕敵的毛病——他決定帶著一小股部隊去進攻匈奴人。

《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記載:奴常敗走,漢乘勝追北,聞冒頓居代谷,高皇帝居晉陽,使人視冒頓,還報曰「可擊」。

《漢書》記載當時劉邦的手下有三十二萬大軍,其中步兵為主,戰車部隊和騎兵為輔,而匈奴人三十餘萬精兵都是騎兵。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率大軍脫離大部隊獨自行動,就著實有些冒險了。究其原因,興許是斥候的「可擊」二字,亦或者是接連的勝利讓一向謹慎的劉邦膨脹了。




但衝動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正因為這種種緣由,才有了後面的白登之圍。

這場關乎大漢國運的戰爭,戰況在第三階段出現了轉折。

劉邦被困在白登山到底是如何突圍的問題,史書上只有語焉不詳的零星片語,一可知是陳平出了計謀,二可知他們似乎用什麼手段打動了冒頓的老婆。

有人說是劉邦給了冒頓美女,還有人說劉邦是給了冒頓老婆大量的財寶,但這兩種說法都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劉邦脫離大部隊,是想要突入匈奴大營,這時候他帶美女和財寶做什麼?

這兩種說法顯然都不符合常理。

細究下去,我們看到《漢書》上有這樣一句話:「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三十餘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知道冒頓雖然圍困住了劉邦,但他在兵力占優勢的情況下還和處於劣勢的劉邦相持了7天,這說明在天氣加成的情況下匈奴人的狀況也不是特別好。

另一方面,劉邦「未盡到」的步兵也給了冒頓很大的壓力,接連吃過幾次敗仗的他是深知漢軍的戰鬥力的。加之韓信的部下王黃和趙利本來和他約好共同打劉邦的,但他們遲遲未到,冒頓的心中難免心生猜忌這兩人是不是和劉邦合夥來給他下套的。




冒頓在拿不下劉邦的情況下,最終接受了劉邦的合議,放劉邦回去。

事情的始作俑者韓信在得知劉邦的遭遇後,也徹底放下了顧慮,他自以為背後有靠山的情況下屢次給匈奴人帶路來大漢掠奪資源。

後來,劉邦手下的大將柴武在參合城這個地方,一戰教會了韓信做人:柴將軍斬韓王信。

文/腦洞趣味歷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2: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