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8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皈依道經師三寶,生命的安止之處
多年以前,西方的一位學者,準備翻譯一部分道經為英文。他發現所有的經典在最後都有「皈依道,皈依經,皈依師」,他坦言對「皈依」(皈:音「歸」)略感困惑,於是他問我「皈依」的含義。我跟他說「皈依」二字大概可以譯成Devotion,就是「熱愛」和「獻身」: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三寶的意思。
皈依有時候寫成「歸依」,道教講究「至心歸命」就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身、神(心)、命交給三寶,將生命的法緣資糧託付於天尊、祖師,即為皈依。皈含有「回歸」之意,就是要我們迴轉到你我的「本來」。不論你我,都是從大道中而來,因被酒色財氣等外因蠱惑,遂而出現了貪嗔痴迷,真實的「道性」被蒙蔽。所以,在經歷快樂的背後註定了要承受痛苦,享受成功之時已經埋下失敗的隱患。當人處於迷失的十字路口時,你需要一雙指回家的大手,那就是道、經、師三寶。依有「依賴」的含義。我們尚在襁褓時,就已經學會了依賴父母,稍大些就開始依賴老師、朋友和領導。他們是我們人生的伴侶、成長的益友,可是這種「依賴」猶如人在湍急的水中,抓住一截短木,過了一會又抓住另一塊短木。雖然抱著木頭不易淹死,但很難安全到達彼岸。乘風破浪的大船就在眼前,為什麼不登船?這艘指回家鄉又能乘風破浪的大船,即是無比尊貴的「道、經、師」三寶:道尊號「太上無極大道」,是我們所見所聞的一切的創造者,是宇宙最初的原動力。
你、我不能創造我們自己,這是大道生化的偉大功勞。這就註定了你我的身體中蘊藏了無窮玄妙的「道性」,學道、修道、悟道和成道,就是激發潛藏的道性。經就是「三十六部真經」,是學道、修的圖文載體。雖然,道教最高深絕妙的智慧都無法用文字描繪,但是經文依然是初學者的入門最佳選擇。經文能消弭世間的災厄,誦經聲能治療人心的隱疾。經文的力量如水,上善亦若水,不僅洗濯得人心靈台瑩徹,還讓心裡的善芽茁壯成長,由此激發潛藏的「道性」。也就藉由有形的文字脫換入無形的成就,這也就是經文傳世的原因。
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之人,是我們學道的引領者,是天尊和祖師在人間的直接代理人。因為,對於愚鈍的我們,很難自己激發潛藏的「道性」,需要明師加以引導。明師,是對道教的經、教、戒、法有深入領悟和實踐的人,可以作為榜樣和舵手,幫助你我出離當下的疾病、苦難,最終將身心裡的「道性」開啟,讓我們證道成真、與道合真。三寶的這艘大船,將承載我們找回迷失的真我,回到我們本來的家。無愧是我們最值得敬仰、信任和依賴的良師益友。當那位西方學者聽完這個解釋後,同意把「皈依」譯為Devotion這個含有「獻身」之意的單詞,並在後面附上Regression(回歸、復原)作為輔注。
(中華道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