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聖者賢行願王釋義譯序
湯薌銘
此願,梵名「賢行願王」(1),其義詳於釋經題科。梵疏(2)所釋,亦各不同,略舉二說:
一、陳那菩薩釋云:「賢,即是善。於善能行,是名賢行,即菩薩行。希願賢行之願,是名為願。」義謂此願,即行善之願,亦即行菩薩行之願也。
二、釋迦知識釋云:「所言賢者,謂普賢菩薩。以此菩薩雖一煩惱所作,亦不可得,普於一切加行、正行,一切種中,至極妙善,故名普賢(3)。賢行願者,即此菩薩修行相中所有正願。」
以要言之,普賢菩薩綜合一切菩薩修菩薩行所有諸相,制立為願,名賢行願;勝過所餘一切正願,故名為王。中土古德皆譯之為普賢行願,名雖不符,義則未失。
何以故?以彼一切菩薩之行,即是普遍皆賢之行,亦即普賢菩薩之行。是以陳那所造釋論,名為普賢行願攝義。章嘉所造弁頌跋頌中,
曰:「普賢行願廣大海」,又曰:「俱到普賢行海邊」,仍皆稱為普賢行也。惟此願義,是願修習普賢行之願,不應讀為「普賢菩薩行其願耳!」
夫經名者,總攝經義;經名不正,經義難明。今為正名,故略徵引而辨證之。除經名外,拙譯頌文尚有多處異古譯者,但參釋義,其理自明,今不具述焉。
讀者幸勿於其異乎古譯之處,誤謂專依藏本所傳,須知梵本今猶存在,可對證也。
昔清涼國師云:「西域相傳: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
故知此願勝利極大,廣如經文釋文所明。梵土(4)、西藏兩地行人,或自課誦,或為他人起修福事,或大眾中會修福事,無不誦之,發願迴向。
唐代不空三藏專譯願文,藏土亦以願文單行流通,供眾持誦。然持其文,不明其義,但依口誦,未獲思惟,不名「圓滿」。故今依據藏本章嘉游戲金剛所造釋文,傳為華言,使後學者得依其文而思其義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