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己四、永盡業障
第二百零一句至第二百零四句。
戊二、後生勝利,有二:(己一、因所攝。 己二、果所攝。)
己一、因所攝
第二百零五句至二百零八句。
己二、果所攝
第二百零九句至第二百一十二句。
自此以後,從第二百一十三句起,至第二百四十句止,有七頌文,十大科判所未攝釋。以要言之,一一文句,皆得釋為總結勝利:謂得世、出世一切圓滿;發賢行願善根迴向;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一、得世、出世一切圓滿
第二百一十三句至第二百一十六句。
二、發賢行願善根迴向,有二:(一、隨學菩薩迴向。二、隨學如來迴向。)
一、隨學菩薩迴向
第二百一十七句至第二百二十句。
二、隨學如來迴向
第二百二十一句至第二百二十四句。
三、斷除諸障,攝受殊勝清淨依身
第二百二十五句至第二百三十二句。
四、獲得記別,成辦有情一切義利
第二百三十三句至第二百四十句。
所餘第二百四十一句至第二百五十二句三頌,釋文不現。
上來略述陳那疏義,此與龍猛所造會疏、總義(綱領)、分釋(節目)多分相同。
丙二、略述釋迦知識所造疏義,此疏總標六門:
(丁一、願前方便。丁二、勝解行地願。丁三、增上意樂清淨地願。丁四、果。丁五、願勝利。丁六、暫一誦持願文善根,迴向勝利。)
丁一、願前方便
有十二頌:即第一句至第四十八句。
釋文謂於十二頌後,接誦「普隨一切如來學,善能開演其賢行;善能清淨其智行,畢竟圓滿菩提行。」四句頌文,便能總攝一切願義。
丁二、勝解行地願
有十五頌:即第四十九句至第一百零八句。
丁三、增上意樂清淨地願。丁四、果
有十九頌:即第一百零九句至第一百八十四句。
〔此合初地極喜地,至第十一地普光地而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