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此勝解行地十種淨修住法,與此亦合。至尊慈氏云:「資糧、加行二種位中,亦應令其數數串習與下、中士所共道次。」
又從上說諸正論中,於其顯示修大悲相,顯示廣釋不染生死三過患等一切分法〔業、煩惱、魔事三者,名三過患〕。諸有智者當善觀察,正了知已,便於經義授大決定。
丁二、修習聖者菩薩地願之次第,有六:(戊一、趣入菩薩解脫。戊二、引發菩薩十力。戊三、修習對治。戊四、菩薩作業。戊五、隨學。戊六、總結事。)
戊一、趣入菩薩解脫,有八:(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中,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界。己二、趣入一切十方剎中,亦如是見。己三、趣入佛語。
己四、趣入如來轉正法輪。己五、趣入諸劫趣入。己六、趣入觀見如來。己七、趣入引發佛土。己八、趣入親詣如來面前。)
己一、趣入觀見一微塵中,即是十方塵數清淨器情所住剎界(90)。
一微塵中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
安住菩隆眾會中, 行菩提行當觀見。
謂於一微塵土(中),有與十方所有剎中微塵數等諸佛剎土;諸剎土中,復有不可思議諸佛安住菩薩眾會圍繞中間。我為證得無上菩提故,行菩提行皆當觀見。
陳那云:「難者或曰:佛剎一分尚不能顯入於一塵。況復所有遊於三世佛剎塵數一切佛剎,一一佛剎充滿諸佛如來,一一如來住於菩薩大眾中間,云何令於一微塵中,各別觀見?答曰:『不也。』
此如不可思議之業,尚能化出若上、若下種種物等,如是,由於不可思議智所化現,一微塵中何故不有?」聖言量中,亦說此是不可思議。智者於此無少驚異,如幻所變,何當執為極希奇事?
如契經云:「有四種不可思議事:一者靜慮所起,二者龍,三者諸佛感力,四者世間導怙。」以是義故,於佛善說不應妄執,應當信受。譬如世間極褊小器,滿盛清水,於中能現天空莊嚴、一切星等。
又如佛說:「諸法如影像,如翳如夢相,如幻如陽燄,一切皆如是。」釋迦知識云:「何等時中許如是見?謂即所言:行菩提行。言行菩提行者,謂是修行菩薩之行。
意謂令我圓滿諸地,及與諸種波羅蜜多,故我為行菩提之行,當如是見。」問:於極微塵一塵之中,佛剎土數、佛及菩薩眷屬眾數,云何得有?
謂諸世俗所依覺慧,於其微細極微塵中,而令觀見無量無數諸佛剎土、諸佛如來、諸菩薩眾,云何信受?答:此是一切僻執外義(91),未能通達大乘義中真實之義,
不作串習熏修力故,當不信受。有暫了別,便能勝解,而勤熏修大乘義者,要以信受為其因力。此如夢中,見微褊舍住大象群,大眾集會,廣大稠林、龍及湖沼,種種羅列。
如是眾多無可算數,不應於中皆能同住。然亦爾時有彼可得,寢覺時中,復能明記。由此道理,諸靜慮者,瑜伽自在,純清淨心所有境界,不可思議(92)。
云何當有不信受事,經論於此已廣抉擇。又此亦是世間所能睹者,譬如幻師,從擊鼓中,起一切物,現大種等。設有問言:是則此中唯述幻耶?
答:「此如頌云: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此奘譯文;羅什則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是故,此為一切智者依於道理,依於聖教所應修習,於此不應生起疑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