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大劫,已入清淨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從此以下,或以願力,或依靜慮,雖有獲得,而不決定,亦不堅住,亦不廣大。如說法、
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如前所釋,即如是得。』
(82)名為三有,亦稱三界。
(83)別名輪迴。
(84)謂四攝事,又復略有六種方便:一隨順會通方便,二共立要契方便,三異分意樂方便,四逼迫所生方便,五施恩報恩方便,六究竟清淨方便。廣於瑜伽師地論四十五卷。
(85)謂從煖法、頂法、順諦忍法、至世第一法。
(86)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87)由此通達所取能取無性真如故。大般若經第五十二卷云:「謂若住此三摩地時,於諸垢穢,縱任棄捨,如獅子王自在奮迅,是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摩地。」
(88)現觀莊嚴論云:「緣佛等淨信,精進行施等,意樂圓滿念,無分別等持,知一切法勝慧,共為五。此攝道為五法:一、謂於緣佛諸道果法,發起淨信。
二、於布施等行境,勇悍精進。三、意樂圓滿大乘發心所攝正令。四、虛空藏等無分別定。五、二諦所攝諸法,一切種了知勝慧。」
(89)梵土、西藏稱師父為父,稱徒為子。龍猛之子,即是月稱。
(90)器:謂器世界。情:謂有情世界。別稱依報、正報。
(91)大乘為內,此外名外。瑜伽論云:外者,內相違義。顯揚論云:外者,翻內義。
(92)顯揚論云:「靜慮者及諸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