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如來有力能勝處生,捨而不生,為念眾生故;來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中捨上天樂?愍我等故,來生人中,生增上敬重心故。何故處胎?
示現同生增長力故。何故自成正覺?示非餘佛教化,現丈夫力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現入大涅槃?為令懈怠眾生,勤心修道故。』
(129)論曰:『第四大願,「心得增長」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長?一切菩薩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故。彼菩薩行有四種:一種種,二體,三業,四方便。以此四種教化今其受行。
何者是菩薩行種種世間行有三種。「廣」者:從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無量」者:從八地乃至十地。「不雜」者:法無我平等觀出世間智故。
如經: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雜故。「體」者,如經:諸波羅密所攝故。「業」者,如經:諸地所淨,生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經: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故,說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及諸波羅蜜方便業故。』
(130)論曰:『第五大願,教化眾生故。何者是眾生?為何義故化一切眾生?有六種差別:一、麤細差別:二、生依止差別;三、不淨、淨處差別,四、苦樂差別,五、自業差別,六、自體差別。
何者麤細差別?麤者有色,細者無色。色中麤者有想,細者無想;無色中麤者非無想,細者非想非非想,是名麤細差別。如經: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故。
生依止差別者,如經: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故。化生者云何依止?依止業生故。
不淨淨處差別者,如經:三界所繫故。
苦樂差別者,種種身故,如經:雜入六道故。自業差別者,如經:一切生處故。
自體差別者,如經:名色所攝故,是名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