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三章、禮敬諸佛願
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是什麼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里?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要是不敬行不行啊?不行的。
記得《六祖壇經》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麼禮拜呀?」
這段話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主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的禮貌。
就像世界上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很平常的法門,並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上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裏,瞧不起他的老師。
那麼,對他的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按照他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裏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他會不會聽父母的話呢?
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對三寶缺乏恭敬心。那麼,你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