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調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3-19 01:03: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調適

  《天台小止觀》說:「初學坐禪,當調五事: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東晉《抱朴子》也說:「善養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多,冬不極溫,夏不極涼。」說的無不是身心的調適之道。其實生活之中,除了養生要調適,舉凡做人處世,最要緊的,也是要調適。能調適就是「中道」,如何調適得宜?有四點意見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精勤之人可以閒暇:古人有謂:「焚油膏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表達了一個人的勤奮不懈;又云「韶華虛度、玩歲愒日。」譏評了醉生夢死、空過時光之人。前者精進的精神,令人讚歎,後者懶散放逸,無非浪費,實不可取。如果能調適得宜,勤勞的人,可以適時享有閒暇;偷空安逸之人,要奮起精勤,二者必能成事。

  第二、憂懼之人可以恬適:心中有太多的畏懼、憂愁、掛念,對人體實非益事。所以古人用「五內如焚」與「心膽俱裂」,來形容情緒的殺傷力。反之,成天貪圖舒適,沒有憂患意識,也過於不懂居安思維、防患未然。《春秋胡傳》:「春秋防微杜漸之意,其為萬世慮深遠矣。」適當的危機意識是必要的,但過於提心吊膽則大可不必。

  第三、思慮之人可以無心:作家「嘔心瀝血」所以成就文章;謀士「殫精極慮」故能運籌帷幄。像這種經常用智慧、擬計畫的人,在賦閒之際,要讓自己「無心」,好讓過度使用的頭腦,得以休憩。對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則應該多一點思慮。《晉書》云:「一物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適度思考、吸收新知,也是該有的生活態度。

  第四、小心之人可以大膽:《隋書》云:「小心翼翼,敬事於天地;終日乾乾,戒慎於元極。」小心慬慎可以思慮周全、免於失誤。但有的人做人做事太過小心謹慎,往往有錯失良機之憾。《左傳》云:「奕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因此,行事顧慮細膩者,有些時候要能果斷大膽。而過於大膽的人,有時候也需要一點小心,免得「掉以輕心」,誤了正事。

  在六祖惠能大師說,愚人調身不調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所以生活在世間,要能把苦樂調和起來,把忙閒調適起來。好比彈琴,琴弦過緊,其音尖澀刺耳;過於鬆弛,其聲混沌滯礙;唯有琴弦鬆緊調適得宜,才能演奏出悅耳的曲調。而用心固然好,表示你負責承擔,過於用心計較,就比不上無心的境界。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無心也會有意外之獲。

  想要享受怡然自得生活,實在要善用「調適之道」。

  第一、精勤之人可以閒暇。

  第二、憂懼之人可以恬適。

  第三、思慮之人可以無心。

  第四、小心之人可以大膽。

(星雲法語)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9 23: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