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現在講的是第三個願:「廣修供養」。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佛,而是要供養世界上對我們有恩惠的人,及沒有恩惠的人,我們都要供養他們。
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對我們有過幫助的人,我們都要懷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佛教中講培植三種福田:一是恩田。是說對我們有恩的人,我們要知恩報恩。
懷有一種感恩心,去報答他們的恩情。佛經裏面講:「一個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沒有出世,我們孝敬、供養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
孝養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們自己的福田。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在家裏連孝敬、供養、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話,那你就不是一個好的佛子。
二是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物件,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我們的敬田,我們都要供養他們。三是悲田。
悲田,是指我們要慈悲的物件:如那些貧窮的人,乞丐呀、他們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難,需要人們幫助時,作為學佛的人,我們要本著一顆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幫助他。
表面看上去,我們是在幫助別人,其實我們是在幫助自己種福報,所以只要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都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種田。種田,就像農民在春天播種,到了秋天,才能有收穫。如果春天不播種,那麼到了秋天,就一無所獲。一個人的福報是從哪里來的呢?
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頭上。於是怨天尤人,說老天爺沒有長眼睛,不幸的事情總落到自己頭上。
其實,一個人的運氣好不好,並不是取決於老天爺,倒是與你的福報有關,而福報是來源於培植福田,廣種恩田、敬田、悲田,通過布施、供養才會有福報。
廣修供養,從經文表面上看,雖然只講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的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