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宮廟經營與社會貢獻
台灣是宗教信仰十分自由的地區, 幾乎每個地區都有大大小小的宮廟存在。宮廟不僅提供信眾的心靈寄託,也對現實的生活提供助益。
如此眾多的宮廟,其規模可依大、中、小、細、微做歸類,而每類型的規模,其維持存在的經營方式皆不同,對社會的貢獻方式亦不同,大約可概分為幾個屬性:
一、大規模:屬於全國規模的類型,廟方不常辦活動,依然可保有多數信眾與高收入
二、中規模:屬於縣市規模的類型,持續辦理活動,以增加信眾數量與收入
三、小規模:屬於鄉鎮規模的類型,由區域信士的投入,以維持信眾數量與收入
四、細規模:屬於村間庄頭廟的規模,靠地方信士的支持,才能擁有信眾群以維持開銷
五、微規模:屬於自家神壇的規模,由自家擁有者籌劃經營
每一類規模的宮廟,廟方收入的多寡、使用方式、與服務範圍亦不同,端依照廟方的規劃進行花費使用,常見的方式為災難救助、清寒補助、教育獎金、鋪橋造路、公共建設、文化教育…等等。台灣宮廟對於社會之貢獻,實在是不容小觑,也感謝台灣宮廟之付出與貢獻。
在讚頌台灣宮廟對社會貢獻之餘,不免有多數宮廟在硬體建設與資金管理仍未完全符合法律規範,實為美中不足之處,也常為人民之所詬病。若宮廟在推廣各項事務皆能在遵法、合法的規範之下進行弘法,以正氣、正信、正念的精神服務社會大眾,相信在信仰的背後,於心靈和現實生活,必能更充分發揮對於社會的貢獻,其功效與影響更能達到錦上添花之效果。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