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六祖慧能在《壇經》裏邊講得好:「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佛與眾生的區別:就在一念之間。迷者是凡夫,悟者就是佛。
什麼叫迷?什麼叫悟呢?有的人末必清楚,是不是?所謂的迷,就是無明、愚癡、沒有智慧,不明白事理。確切地說,是不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悟,是覺悟。確切的說,是智慧的成就。禪宗講開悟,教下說見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都是悟的不同表現。
悟是什麼?悟在修道過程中,無意識思維方式和認識事物的方法。在身心與道合諧的條件下,人體的先天意識得到突發性昇華,出現認識事物上的飛躍!
簡言之,悟就是外界事物撞擊心靈深處理性認識上的火花,表現出來的一種直覺狀態。它是心靈的一種感受,悟到的東西,有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但有的是超越語言和文字。
開悟,並非佛法中特有,更不是禪宗中才有,行行都有開悟的。比如牛頓,他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究心於物理和數學。一天他在花園裏邊散步,
偶然看到蘋果落地,忽然想到蘋果為何不往上跑?而是往下落?由此,悟到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從而發明了地心對萬物有吸引力的定律。
又如南唐有一位詩僧,中秋賦詩道:「團團一片月,漸漸照庭除。今夜一輪滿」,到此下句不得停下來了。直到第二年中秋賞月,觸景生情,
忽然得到下句:「清光何處無」?高興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己,半夜起來拿起鐘亂撞,驚動寺院和全城,這也是悟的表現。
還有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虔誠禮佛,擅長用詩闡述佛理的「香山居士」。他流傳下來的詩很多,下面與大家共同欣賞《僧院花》的禪心意境。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