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那麼《壇經》裏,又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煩惱跟菩提的區別在哪里呢?還是在一念之間。
從緣起性空來看:煩惱沒有固定的煩惱,煩惱自性本空,煩惱也是隨心境不同而產生的。因為同樣的一件事,如果你觀念錯誤,挾帶著煩惱的心態,去分別,去執著,就會產生煩惱;
反之,你擁有正確的觀念,健康的心態,用智慧去觀照事物,當下就沒有任何的煩惱,當下就是菩提!佛跟眾生的主要區別就在一念之間。
人們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類無窮無盡的煩惱,猶如一望無際的大海,眾生想要從這裏解脫出來,就要回頭,
就要放下屠刀,當然這是一個比喻,不是真的讓你轉一下頭,或者把手上的刀放下。而是在於轉變觀念,也就是轉變念頭。所以放下屠刀,不是在於屠刀的放下,而是殺心的念頭放下。放下惡的念頭,樹立善念;去惡向善,才能成佛。
在《古尊宿語錄》卷四八《佛照禪師奏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很遠很遠的過去,一個叫黑齒梵志的人,勤修法術學問,道德精進,獲得五神通力,
他常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說法;聽法的都是各路天神。一天,梵志講法完畢,閻王爺看著梵志哭泣起來。梵志很奇怪,問他出了什麼事?
閻羅王說:「你命已盡,七天後就要到地獄裏來受我管轄了。我想幫你,也無能為力。聽你說法,很感動,真為你惋惜難過,因此流淚」。
梵志聽後,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決心帶著生死問題去找佛陀。他想去見佛陀總不能兩手空空,得帶點禮物。可是送什麼呢?想起雪山生長著一種合歡梧桐花。
這花不僅七彩紛呈,而且非常鮮豔美麗!那花生長在雪山懸崖下,凡人可望不可及,但他用神通,輕而易舉採下兩株,騰雲駕霧趕到佛陀所居的靈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