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是「常隨佛學,恒順眾生」,這二大內容。從昨天和今天,後面還有幾個頌,都是圍繞著這二個核心進一步的發揮和說明。
所以,這兩個內容非常重要。所謂「常隨佛學」,是上求佛道。「恒順眾生」是下化眾生。上求佛道,是追求圓滿的佛道,下化眾生,是奉獻自我、奉獻人生!
普賢的十大行願以及偈頌的內容,主要是圍繞這二大內容展開的。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在一個毛孔裏邊就會出現一個佛的世界,這個道理非常難以理解。
用佛法的話來說,是「芥子納須彌」,芥子是非常小的,它可以容納整個須彌山。猶如一粒菜子裏要裝下喜馬拉雅山這麼大的東西。這怎麼可能呢?
禪宗有一個公案:從前有個叫李渤的太守,他去問禪師:芥子納須彌這個道理應該怎樣理解?大裝小容易理解,小裝大從常理上講不通啊。
禪師回答說:「聽說太守您讀過萬卷書啊!是吧?可是你的這個腦袋瓜,只有椰子那麼大,請問書是怎麼裝進去的呀」?太守無話可說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大小無礙,並非不能相容。芥子雖然很小,但它裏面卻有一個佛的世界。十方世界裏邊有無量無邊的佛土。佛的世界就像微塵那麼多。
如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它也是佛的世界,但也是眾生的世界。那麼,我們學普賢的行願,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心。
因此我們現在就要發心:「我皆深入而嚴淨」,我的願望要深入到國土,讓世界的眾生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把這個世界美化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