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俗話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什麼臘月不能訂婚呢?
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大事,所以人們在結婚前總要找人看個好日子,圖個吉利。不過現在人們結婚,大多都挑選節假日,因為節假日不用上班,前來參加婚禮的人就多了。而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按理說,以前的臘月和正月都是比較清閒的,地裡的農活都忙完了,學生們也放假了,外地打工的人也回來了,不正是訂婚和娶親的最好時間嗎?為何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呢?
為何把每年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
人們常說“寒冬臘月”,其實寒冬指的就是農曆十一月,也叫做冬月,臘月就是十二月。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這主要是與古代的一種祭祀活動有關,古人把“合祭眾神”叫做臘,由於“臘”與“獵”相似,所以古人也把“臘”用作“獵”,也就是捕獵的意思。
在《風俗通義》中說:“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臘就是獵,用獵來的野獸來祭祀祖先。為何要在臘月祭祀祖先呢?在《風俗通•禮典》中說:“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意思是:臘月是新舊交接的月份,所以在最後一個月祭祀報功。
由於這種祭祀活動是在十二月份進行的,所以人們就把十二月稱為臘月。由於臘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在農耕社會,臘月也是農閒時節,人們就會外出打獵。一方面是打些獵物來補充食物,一方面用打來的獵物進行祭祀,祈求明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等。
古人在臘月主要祭祀的對象除了祖先之外,還有五位家神:門神、戶、天窗、灶王爺和門內的土地爺等,而這些活動可不是短期內能忙完的。所以臘月本身就是個祭祀的月份,看似沒有農活,卻是非常忙碌的。
臘月不訂婚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祭祀活動都與去世的人有關,包括土地爺、灶王爺、財神等曾經都是人,所以在這樣的月份裡訂婚是不吉利的。而且古人的訂婚可是非常複雜的,還要講究“三書六禮”,光寫文書就需要寫:聘書、禮書和迎書三種。所以就有了“臘月不訂婚”的說法。
正月不娶親
古人認為,正月結婚有“抬頭紅”的說法,也就是說男女在正月結婚,就是月太歲壓頭,不利兒孫。有句俗語叫做“太歲當頭坐,非災便是禍”,所以太歲壓頭是不適合結婚的。而且在舊曆中,正月也是“冥 婚”的時間,所以古人一般不會在正月結婚。
以前人認為正月娶媳婦會妨公婆,而臘月訂婚會克敗婆家。所以古人在訂婚時都會避開這些月份,而且在訂婚之前,還要讓媒婆去女方家問清楚女方每個月的例假時間,在看日子的時候也要避開這幾天,假如洞房花燭之時,剛好是這幾天,那可是很不吉利的。
“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這句話也只適用於以前社會,如今人們根本不在意這些了,而臘月和正月正好又是放假期間,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假期裡訂婚和結婚的。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