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道教法壇?
道教法壇:即道教舉行宗教活動的宗壇。又稱:法堂、神壇、靈壇、經堂、玄壇,是道教道士供奉歷代宗師、設醮施法、舉行法事、講經說法的場所,通稱"法壇"。
法壇是道教門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正一派的法壇基本都是代代相傳,祖師用什麼壇號,後世的道士延續引用。道士一般不自立法壇,一個道觀就一個法壇,也稱"法堂"。
像閭山派、茅山派、茆山派、梅山派等供奉神靈的法壇名稱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世襲制的法壇,基本是父子、兄弟、祖孫、叔侄等本族親屬之間傳授道法,延用原有的壇號,不另立壇號。還有一種是自立法壇,拜師學藝圓滿,通過傳度儀式封壇號,自立法壇。
所以法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真道士才有起法壇的能力。
眾所周知,道教派別眾多,各派的教規和道義也不盡相同,同樣的給法壇做法的道士的的種類含義也不少。基本上可以分為醮壇、籙壇和戒壇三類。
一、醮壇:即道教舉行齋醮科儀的法壇。醮壇之上參加科儀的道士,稱為「醮壇執事」,主要有:
高功:又稱「法師」。是齋醮科儀中為主的執事。根據齋醮規模的不同,有時一位,有時三位。
經師:是齋醮科儀中唱念經韻、擊打法器的執事。全真派醮壇一般要用八位,稱為「八大經師」。
提科:負責提音接韻。
表白:負責奏陳表文。
其它還有侍經、侍香、侍燈等。
道教「醮壇」之制,最早是正一天師創立的
二、籙壇:是正一派道士授受經籙的法壇。稱為「萬法宗壇」。籙壇設有三師:
傳度師:舉行授籙科儀的主持者。
監度師:一般由正一派世襲的張天師擔任。
保舉師:負責保送正一道士參加受籙。
道教正一派有四大法壇分別是:
龍虎山的正一玄壇(因領三山符籙稱萬法宗壇)
茅山的上清宗壇
閣皂山的靈寶玄壇
南昌西山的凈明宗壇
正一派受籙儀式
三、戒壇:是全真派道士授受戒律的法壇。稱為「玄都律壇」。授戒由傳戒律師和八位大師共同完成。傳戒八大師為:
1、證盟大師:負責為戒子(即受戒道士)解說教義經典、經懺威儀等。
2、監戒大師:負責監察戒子言行,不許違規犯戒,對不法者有權責罰。
(以上傳戒律師、證盟大師和監戒大師,又稱戒壇「三師」,是戒壇最主要的三位。)
3、保舉大師:一般由傳戒叢林的監院擔任,負責保舉戒子參加受戒。
4、演禮大師:負責傳授戒子登規演禮及戒壇威儀等。
5、糾儀大師:負責為戒子糾正禮儀規範。
6、提科大師:負責戒壇誦經拜懺諸事。
7、登籙大師:負責為戒子取道號,填寫「登真籙」(即戒壇考偈之後按名次排列所編的名冊)。
8、引請大師:又稱「迎請大師」。負責主持戒壇齋醮科儀,擔任高功。
傳戒律師:又稱「傳戒本師」、「律師」。由傳戒叢林的方丈擔任,負責為戒子講說戒律、傳授戒法。律師的選拔非常嚴格,必須受滿三壇大戒,接過「方丈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的方丈始可榮膺此職。
以上就是關於道教法壇的一些知識了,是不是覺得有些繁瑣。社會在進步,道教也不固步自封,當今各大宗教和社會都有的密切的聯繫,傳播文化也好,學習先進知識也好,道教也在進步,慢慢適應現今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融入生活。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