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陶宏景與<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
陶宏景是南朝宋、齊、梁三朝時人,生於丹陽秣陵(今南京附近)。家中世代為官,自小受很好的教育,四、五歲就能認字。十歲時讀到葛洪所寫的<神仙傳>即仰慕神仙之道。十六歲時已通琴、棋、書、畫,多才多藝。二十歲入仕,三十六歲即辭官,隱居句句容茅山。因他精通各種道術,慕其名來拜師求道之人很多。於是他建「華陽舘」,成立上清道團,並開始撰寫道書,其中以<真誥>(二十卷)最為有名,此書係以歷史角度解脫<上清經>,裡面包含許多道術知識及道教人物的史科,主張「使性成真」,其門派流傳到唐代,稱為「真系」。又因他以茅山為宣道基地,徒眾被稱為「茅山宗」。陶宏景對藥學和煉丹之學均頗精通,他除了建道舘,也建佛堂,佛道雙修,他認為佛道不二。
自張天師以來,道教各派供奉許多不同的神靈,來源不同,名目繁多,使不少道徒心中難有所歸,影響到信仰的專一,而他個人接觸佛教,受到佛教天界觀念的啟發以及種種因素,乃著手撰字<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二卷,把道教泛散無歸的神明類別有系統地加以整理,劃分七個等級,如此建立了第一個神仙譜系,使後來三清信仰更加鞏固,也讓我們了解到梁朝以後,唐朝以前的神仙譜系,道教天神及仙真七個等級是:
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以玉清境元始天尊為主。
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
第三中位:太極金闕帝君,姓李。
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祖,下臨萬民。左位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道陵。
第五中位:九宮尚書,姓張名奉,字公先,河內人。
第六中位:右禁郎定錄真君中茅君,治華陽洞天。
第七中位:酆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各級中位最高,其次是左位,再為右位,包含類別很多,有天神、仙真、自然之神、地仙散位、女真、仙官及鬼官等。而歷代熟悉的人物孔丘及顏回等也納入第三左位,但從上面我們得悉三清道祖地位的崇高神聖,也得知李老君、張天師的重要性。
他也敘明鬼神宮室,及人死從鬼而神登仙的升進過程。到了唐代及唐末五代,神仙等級,經司馬承禎、鐘離權、呂洞賓等高士的介紹逐漸增多,中國道教豐富的神仙系統乃於後世逐漸形成。
(元太道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