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家內丹入門之法 ─ 唵字、嗡字訣練功要領
一、唵字訣
這個是道家南宗祖庭桐柏宮所傳的,是南宗內丹入門之法。此音發“ang”的音,練時輕吐輕念,似有似無,自己微聽就可,念頭隨音而走,虛空之中若有音,音中若有光明,每次練五分鐘即可。
執咒易有耗氣和上火頭痛之病,練唵字訣則無此疵。練時可靜坐,正坐盤腿皆可。手可結太極手印,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如抱太極。
道教南宗唵字訣
萬訣唵做首,百功藥為先。靈應虛無象,妙性和自然。
注:道家以真氣為人體自有之大藥。
南宗秘訣練本性,口傳萬年不見經。不即不離大象外,神光內斂意隨音。
虛空之中有真情,恍惚之中現真境。鴻飛天外任它去,意在圜中身自清。
萬般雅俗心無著,須臾片晌天地新。老少咸宜身心諧,妙道簡易聖心印。
行功要領:虛松身心,寂然默默,微意念唵,遊絲飄然,不即不離,勿忘勿助,雜念若現,念音清消,身執情執,皆從音滅,不可想重,不可無照,如春日登高台,松樂自然。如見鴻飛天外,影斷意連,依訣行功,真氣清正,五分鐘足,身心泰然,久久大定,定生慧光,光耀寰宇,妙樂無窮。此法古聖口口相傳,不見經注,以事練心,以心練身,以念無而有功,以無為而行德,性命交合,水火永濟,金木無隔,先天返還,是為無上希夷至聖心印妙法,正教心傳,當自尊重,不離常德。
道教南宗為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由張伯端所傳,張伯端開創的南宗宣導歸複老莊,融合儒釋。從傳統內丹命術入手修煉,循序漸進,以人身中的上藥三品即精、氣、神三寶為藥物,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還歸大道。其主要代表作《悟真篇》內篇專言內丹,外篇則言禪宗心性之法。與《周易參同契》齊名而號稱丹經之王。
二、嗡字訣
此訣為龍門西竺心宗所修,清末印度人雞足道者拜龍門律師王常月學道,將佛家密宗咒語和道家內丹結合。嗡字訣就是此派基礎功夫。念時發“Weng”字音,音從中脈丹田發,音震足底,氣通全身。
念時音不可過大過長,適可而止。此音可通全身氣脈,震通五臟,和通氣血。
嗡字功訣:嗡字一訣,源于密宗,歸於大道,萬咒之首。念時靜心,身口相應,心意相合,不離不棄。音隨念走,念隨心起,音念相依,虛空自然,音不可重,念不可執。氣通經脈,音震五臟,初先有聲,最後無音,微感其波,微見其光,一波神明,一點太虛。
西竺心宗為全真龍門支派。開創於印度人雞足道者,據《金蓋心燈》所述,他本月支國人,名野恒婆闍,自印度來華,居雞足山修煉,所精唯“西竺斗法”,稱為“西竺心宗”。雞足道者於順治十六年(西元1659)到北京禮王常月為師,贈名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命乃依本宗之法修煉。後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龍門高道閔一得遊雞足山,授其以龍門戒律。
龍門西竺心宗以誦持佛教密宗咒法為主。又皈依道教全真龍門,故得名“龍門西竺心宗”。該派功法自成體系。實際上應該說是龍門丹法與佛教密宗結合的道派。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