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8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家內丹功——大小周天功法
現在對《悟真篇》的內丹修煉作些歸納性的介紹:
《悟真篇》詩詞九十九首沒有提及下手功夫,這和道家道教不輕泄天機的習慣有關。但從《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我們看到了口授的有關下手功法。所以歸納起來張伯端丹法有(一)築基;(二)煉精化氣;(三)鍊氣化神;(四)煉神還虛。
築基階段命性合煉。開始時,選擇適合自己修煉的時間和場所,根本不必追求「空山靜室」。端坐、平視、雙眼微閉、兩手虛握太極,順著呼吸的自然起伏,使自己的氣息沉到下丹田,即臍區。這時自我感覺應當是很鬆很靜。心靜至神靜的過程稱守一,也就是意守下丹田,重心也應保持在下丹田。覺得丹田氣足了就要準備通關,當然這個氣還是後天之氣。
通三關,即打通背後三關。氣從尾閭處升起,使它慢慢上升,這是通尾閭關。氣運至後背,幾乎與心臟等高的地方,稱之謂夾脊關,氣容易從此處通過。氣運到後頸腦下與口相對應的玉枕關時,道路不通暢,需要花大力氣慢慢通過。如果通過太快,氣容易上沖而至偏差。從尾閭到頭頂泥丸宮,(一說)再到上嘴唇處,稱逆運督脈。由泥丸宮往下,(一說下嘴唇)經過印堂鼻竅即鵲橋,再經十二重樓,即喉管進入絳宮,即中丹田,下行至下丹田即通任脈。任督二脈通,這時運氣不運藥,故只能稱通脈或稱轉軲轆,如果運轉中有了藥,那就得稱小周天了。通與不通,全在於意念的運用,憑意念去體察。如果有氣感、有熱的感覺,則說明任督已通。任督二脈是八脈的樞紐,任督二脈通了,其他六脈也隨之而通,(如果有藥其中,則為大周天)全身也就通暢無阻。築基的過程是有為的,運的都是後天之氣。築基目的是補人體虧損,活絡經脈,通氣血。
築基的關鍵是要處理好氣息。人生全靠一口氣,日常呼吸,呼出時,小腹內縮;吸進時,氣下沉,小腹微有上升與突起,做到細長無聲,這稱調息。通任督時要學會呼出時連同小腹突起,吸氣時小腹內縮,即靠意念持內氣沿著督任二脈循環呼吸,這叫調真息,也稱橐籥功夫。開始階段可以用調息方法,使自己入靜,但要真正通任督二脈必須學會逆呼吸,即當外氣入腹時真息從腹底沿督脈上升頭部百會穴;外氣從鼻子呼出時真息從百會穴沿著任脈下降到腹底。
煉精化氣階段,內丹功法稱初關。運行的線路和築基時一模一樣。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築基的基礎上進一步鍛鍊精氣神,達到元精元氣與神合凝生成藥,也稱炁。如果說築基階段以鍊氣為主,氣在任督二脈不斷循環運行,那麼煉精化炁是指藥沿著任督二脈循環運行,稱運河車,運行中使藥不斷純化。過尾閭關時需要細步慢行,如羊駕車;經過夾脊關時象鹿駕車,可以大步急奔;過玉枕關時,通道較小,要象牛駕車一樣用力猛衝。從泥丸宮下行要結合沐浴和退符,使得到初步凝練的藥歸于丹田。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其實精氣神三者是並立的,根據內煉的不同層次和位置分別冠以元氣、元精、元神。築基使人增加元氣。煉精化炁就是讓精氣神進一步合煉。起始階段合煉出來的稱外藥,外藥是生而采的,即築基階段在氣海里貯滿了元氣,在靜極一動的時候就表明活子時到來,意味著外藥生成,這時就要開始採藥。藥生成於西南即腹部。採取以後就要封固在丹田。封固的目的在於繼續煉藥,使它越來越純。元神運行到一定程度就會與已經積蓄的元炁在下丹田交會,產生一種比外藥更純的真種子,不採它,它永遠是氣的一種,只有采了它,它就能迎合外藥成為「炁」,結成丹母。有了丹母才能歸根復命,所以煉精化炁階段實際上就是「三歸二」的過程。
要做到「三歸二」就要運河車,這是一個比喻,在通關的基礎上將運氣改為運藥,就是運河車。羊車細步慢行,鹿車大步急奔,牛車用力猛衝,過了三關可以直上泥丸宮,由泥丸宮沿任脈而下丹田,這就是採取藥物行周天之法,我們稱之謂小周天。
煉精化炁階段鼎爐的作用不可忽視。《悟真篇》絕句第一首「先把乾坤為鼎器,次將烏兔藥來烹」開宗明義,點明鼎器的位置。鼎在乾,即在頭頂泥丸宮,為陽,也稱陽鼎。器在坤,即在下丹田,為陰,也稱陰爐。鼎器的作用就是為藥物鍛鍊提供場所。煉精化炁以上丹田為鼎,以下丹田為爐,這叫大鼎爐。烏為元神,兔為元精。臍下起火,將採到的外藥沿著任督升降,也稱烹煉。藥運至爐稱歸爐,也就是元精元神和土三家相見,生成丹母,即大藥,至此完成「三歸二」的修煉。絕大多數修煉者只能修持到這一程度,因此要在築基和初關上狠下工夫。否則無法進入下一階段的修煉。
(其實,在道家內丹功修煉中,前面幾個階段的修煉才剛完成築基功夫,繼續修煉下面步驟,才算真正入門。)
煉炁化神是神與炁(丹母)合煉,誕生聖胎,也就是嬰兒,完成「二歸一」的修煉,一般稱之為中關。步驟為凝神炁穴、采大藥(丹母)、煉服大藥、養藥、結丹。神與氣交產生外藥,內藥采而生,然後與外藥凝為大藥。大藥也是采而生,再經過一段時間,一般說七日,可以成胎。修煉方法強調呼吸自然,不必靠意念,只要凝神入定,目光內視觀照中丹田。
通奇經八脈的功夫屬於大周天功夫。這一理論首先由張伯端提出,明朝的《性命圭旨》發揮了這一理論,《性命法訣明指》完善了奇經八脈的理論和修煉方法。其法是由尾閭到頭頂中通督脈;由頭頂從前面降至生死竅通任脈;由生死竅到氣穴,分二路至後腰眼,通帶脈,再到兩腋窩定位,然後到兩肘外,為通陽腧脈;由手心走至陰腧脈,雙雙回到胸前,再由胸前降至帶脈,合歸一處,共同回到生死竅,然後上升至心下絳宮定位,這就是通沖脈,注意不能超過心的高度;下降至生死竅分開,雙走兩腿外,為通陽蹻脈;然後直至腳底湧泉穴,回升到兩腿內側,是為通陰蹻脈;過生死竅,上升氣穴定位,由氣穴降至生死竅定位。(參見《歷史上的煉丹術》)
煉神還虛階段是內煉的最高階段,稱上關或九年關。這個「九」是我國古代漢語中最高的陽數,在這裡表示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煉成由一歸無的性功。歸無就是歸道或稱歸無、歸根、明心見性。《悟真篇》絕句五十一首:「萬物芸芸各歸根,返根復命即常存」,群陰剝盡才能歸根,跳出樊籠才能常存。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將陽神搬移到上丹田。一般說來,上丹田是煉陽神和陽神所居的地方,中丹田是元炁所居地方,下丹田是元精所居的地方。陽神上移就是要將在前面三個階段的基礎上煉就的聖胎送至上丹田,功夫不在通關,運河車,而全在於處虛無之境,以虛無之心煉虛無之性情,達到常定常寂,感而遂通,出生入死,圓通無礙,徹底解脫,似與天地永存。這個時候萬法皆空,萬宗皆同,真如詩中所說「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礙遮。會得圓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性命雙修,儒佛道兼修,但歸根結底還是落實在形神一致,形神相依、留形駐世而求長生的道家的生命觀上。
(文創傳播與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