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為何要手抄、讀心經?教人們心無窒礙才能遠離人生之苦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14 01:05: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為何要手抄、讀心經?教人們心無窒礙才能遠離人生之苦

近年來許多信眾都流行手抄心經、讀心經,很多帝王將相、高僧明家都會手抄心經,而佛經浩瀚有兩萬多卷三億多字,心經是最短的一篇僅有三百多字,可謂是佛教思想的精華所在,小紅書作者《意公子》,帶大家了解心經要告訴世人的人生觀點。

為何要手抄、讀心經?教人們心無窒礙才能遠離人生之苦(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心經分做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告訴你世界為什麼這麼苦,第二部分則告訴你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心經前半部分可濃縮為四個字,色即是空。色就是有形的物質,如衣服、沙發等,而空也不代表沒有,某種角度上組成有形物質衣服的是布料,但其實是纖維、分子、質子、原子所組合而成,若將有形之物無窮無盡分解到最後並不是沒有只是接近於無。

分子、質子、原子,可以組成很多東西,也代表著有形的物體中,他們所有的原始物質都是一樣的,即便在世俗眼裡春泥、落紅是不一樣的東西 ,但色和空既是整體,又因為不斷的分解不斷的變化,這也代表了所有東西都是留不住的。

因為留不住才有了苦,佛說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盛陽。

人生有那麼多的苦痛,心經的後半段就是要告訴,心無罣礙才能不苦,但如何才能坐到心無罣礙呢?在強調效率的現代,我們很難做到放下,像是專心的吃飯不划手機,感受大自然的慢跑而不是帶著耳機,所以現代的人們很難坐到心無罣礙。

我們總是焦慮即將到來的未來,或是在留戀上一秒的過去,我們很難全然活在當下 但我們需要全然投入當下 才能每一秒成為全新的自己,所以心經最後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能修到無上的正等正覺,而心經的最後是一句咒語。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場長途跋涉,當你看到彼岸的那瞬間,所有風塵僕僕的過往都化做一朵又一朵的睡蓮,祂把你渡到彼岸開出花來。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7 23: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