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崇拜信仰
道教在廣闊的大地上,歷經漫長的歲月,逐步孕育、興起、發展而成熟,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先經歷了對大自然的崇拜(即原始宗教)、動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聖賢崇拜、圖騰崇拜、靈物崇拜、偶像崇拜等等形成「雜而多端」的「多神制」信仰。而這些原始崇拜的遺跡,仍然存在於現今的社會生活中。從原始宗教向人為宗教的過渡,繼承先人原始神靈崇拜的傳統是不可避免的。
在原始時代,人們對大自然的「許多現像」無法理解和不可控制,由此產生了對自然界的依賴與恐懼心理,於是乎有了自然崇拜。在這樣的心態下,對於自然界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岳、河海洋到風雨、土地、動物、植物等等無不付於「神」。
道教神仙譜系受傳統神學的影響,還表現在對聖賢崇拜的承襲,例如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 崇拜。葛洪《枕中書》列有三皇五帝,以及《上清眾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顏回、墨翟等。宋代《太上感應篇》稱:「賢聖有三」,在佛家言之三乘中人是也,在道家言五種仙是也,在吾儒言孔孟諸君是也。它反映了當時「三教合一」的神學思潮。也可見中國傳統神學不僅影響制約著道教的神仙譜系,對佛教也有影響。因此,在認識和研究道教神仙譜系時,對中國傳統神學的影響不可低估。
照片:本宮前殿屋簷黏貼造
來源:台灣道教總廟玄義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