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台北-木柵 集應廟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23 01:30: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台北-木柵 集應廟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為木柵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分香自福建泉州安溪縣大坪集應廟。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臺灣臺北,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分別遷居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分家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今:景美集應廟),林姓人士拈得夫人媽聖像(今:萬隆集應廟),張姓人士拈得香爐(今:木柵集應廟)。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以建廟奉祀。清德宗光緒甲午年(1894)張姓人士建廟,西元1978年重修,建造二樓廟宇。






主祀雙忠:即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殉難的張巡、許遠兩位忠臣。因其忠烈可風,幾乎全中國都有香火奉祀,在安溪暱稱為尪公。宋時尊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






另有「尊號互易」之說,許遠為睢陽太守,官位較高,是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據說安溪的雙忠信仰,是由河南光州供奉尪公的高、張、林三姓族人傳入,而後他們亦把此信仰帶入臺灣,以大臺北一帶最盛。






木柵集應廟
台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05: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