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巫師
巫師是人與鬼神溝通(橋樑)的古代宗教家,巫師在商代地位很高,於春秋戰國到兩漢時代很流行,巫師主要功能在於指導國家政治和國王的行動。巫又稱「祝」,是古代官職中專設的來管「祭祀天神」的。祝:能齋事神明也,男稱為「覡」、女稱為「巫」。古人既然相信鬼神,崇拜祖先,就需要一個與神鬼打交道的人,以便祈安求福、趨吉避凶,對神表示敬意並藉以得到鬼神的指示。
巫師的主要功能有:
儺:如迎神賽會、驅逐瘟疫的舉動。
祈禳:對鬼神請求的儀式、
禁咒:禁是法術、可使鬼就擒、咒即咒文、
桃茢:即編桃為帚、以拔除不祥。如《禮記、檀弓》云:君臨君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
如上述等用於驅鬼、避邪、降神、解夢、預言、祈雨、醫病、占星、消災去病。
巫師在祈禱時,常用歌舞和其它儀式如《尚書、伊訓》云:敢有恆舞於宮,酣歌於室、時謂巫風;孔疏曰:巫以歌舞事神。另外《楚辭》中也有巫覡降神的描述,
屈原的《九歌》是源於巫師歌舞時的祭神歌詞。
西漢初年就設有許多「巫祠」如梁巫、晉巫、秦巫、荊巫、九天巫、河巫、南山巫等用於祭祀天、地、五帝、山河諸神。東漢時有巫師為死者「解適」、即為死者解除罪過和責罰的法事,以「陶瓶、泥封、木簡」在上面記載巫師做法事的文字,後來道教的符咒、齋醮、科儀,正是承襲這種巫風而來的。
來源: 台灣道教總廟玄義宮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