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40|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為什麼我拜了財神還沒有發財?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2 00:50: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為什麼我拜了財神還沒有發財?


一、財神信仰與拜金主義的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同時,對財富的追求與祈願有了新的認識。需要說明的是,同樣以物質利益的追求為指向,道教的財神信仰,與西方傳入的拜金主義,存在著本質上的巨大差異。故而,不能將道教的財神信仰等同于拜金主義。

拜金主義,意味著對物欲的永無休止、永不滿足的追求,而這種追求,卻明顯欠缺必要的道德前提。這樣的極端自私的追求過程,往往極其殘酷和不擇手段,這就形成了歷來為有識之士所不齒的“拜物教”。它的流行與氾濫,形成了對人性的嚴重異化與扭曲,把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異化為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就道教而言,對“物”的追求,是建立在道德尊奉與嚴格的道德制約的基礎上的。


道教信徒,確實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要生存,要維持並延續生命,就得具備必要的物質基礎,我們甚至認為,在條件許可,不違背做人的基本準則的情況下,爭取過得好些,乃至發家致富,也未嘗不可。但如果由此而走向極端,“見利忘義,金錢至上”,不擇手段,無視應有的道德規範,則絕非真正的道教信徒之所為。道教所尊奉的財神,為數甚多,他們各以各的道德特質,為信徒們在求財致富的同時,從不同的側面,提供了深刻的道德上的參照與啟迪。這樣,就把物質追求與精神道德制約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在“物”的需求中融入了精神因素,完成了物質與精神的和諧交融。


二、修善福應,為禍自來道教中有關財神崇拜的教義,對無休止的物質欲求和置道德準則與約束于不顧的行為,是持摒棄、鄙視態度的,甚至常常予以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鞭笞。財神殿前有個楹聯道出了道教智慧:囊中確有幾個余錢,你也要,他也要,給誰是好?胸間若無半分善念,這也求,那也求,憑恁施予?很顯然,上聯是對那些大把大把在財神爺跟前燒香,搗蒜似的磕頭,以求交大運、發大財的貪得無厭之徒的無情諷刺;而下聯,則是從反面的角度,給人以這樣的啟示:你想發財致富嗎?首先應該心存善念,否則,財神是絕不會佑護你的。道教的經典中,也多有關於對財富的追求所應持的正確態度和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方面的論述。


如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就明明白白地指出:“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認為,作為一個洞明世事的有“道”之人,應有廣博的同情心與愛心,要盡可能地幫助別人,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就會越富有,就能得到天道的護佑與關愛;而那些只知道斂物貪財,只求索取而不知施捨的人,最終只能成為可憐的守財奴與精神貧乏者。

《太上靈寶升玄內教經•中和品》裡說:“修善福應,為惡禍來。”在道教看來,“福”與“禍”全在於“善”與“惡”,即取決於自身對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的遵循與否。求財祈福,這本來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為此而不顧及“道”和“德”,背離了做人的根本,欺了“心”,那就有悖天理了。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8-6 03:49:59 |只看該作者
阿文拜上帝公也無法斬妖除魔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1-8-6 12:04:13 |只看該作者
拜神就一定有報酬那叫交換,人能用甚麼來跟神交換?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11: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