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7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三清”神系的形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20 03:41: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三清”神系的形成

東晉南北朝時代是道教內部急遽而極為深刻變革的時期,從表面上看,是新的道派孶生分立,各種經典教法歧異紛呈,神靈世界則因派出多門而似乎顯得散漫無序,因而表現了明顯的分散性與地域性特徵。然而從本質上來看,則是道教各個宗派在教義思想上的相互滲透和整合,道教內部統一連帶意識的重大發展。道教經過漢魏以來教派獨自分散的階段,開始向以經典傳授為核心的具有統一性的教會道教發展,因而在中古道教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東晉末年一批古靈寶經中的整合思想即是這一特定時代的產物。


漢晉時代,中國各地的道教教團基本上都是獨自形成的,教團之間既未形成一種同類或連帶的意識,也沒有充分的交流。東晉末年古靈寶經在道教史上最突出的意義之一,恰恰就在於它為道教創造了一種同類意識。古靈寶經將“靈寶自然天文”確定為是道與氣的統一,是道教所有經典科教的本源。“靈寶自然天文”演化了“三洞經書”。古靈寶經在道教各派原有至上神基礎上所推出的最高神元始天尊,既“開示”了“靈寶自然天文”,又以天寶君、靈寶君和神寶君的神格演說了上清、靈寶、三皇等“三洞經書”。這是道教歷史上第一次把上清、靈寶、三皇等“三洞經書”看成是既分立並存,而又同源合一的整體。隋唐以來道教對“四輔”的解說,也遵循了這一經教神學原則。這種經典神學對中古道教統一的經教體系的形成影響極為深遠,其重大意義在於,它使漢晉以來散漫無序的道教經典科教具有了共同的本源和統一的神學基礎,同時也使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等在中古道教史上具有關鍵意義而又分屬不同道派的神靈結合在一起。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陸修靜以及後來的道教學者才不斷地將獨自存在的道經收集一處並編成目錄,最終形成了完整的道經分類體系。


從南朝初年道教宗師陸修靜、南朝中期靈寶經學者宋文明、北周國家道書《無上秘要》,到隋唐時期重要的道教義學著作《玄門大義》《道教義樞》《隋書經籍志•道經序》《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直到宋代《雲笈七籤》、明代《正統道藏》的編纂體系等等,其中有關宇宙本源、天地開闢、劫運觀念、教法本起、以元始天尊為核心的神真體系等等,基本上都是以古靈寶經為基礎來建構道教相關的基本框架的。唐代初年,這三位最重要的神靈又與古靈寶經中傳授“三洞經書”位於“三清”聖境的“三寶君”相結合,形成了唐代以來道教著名的“三清”神靈系統。


在晉唐道教統一性經教體系的形成過程中,東晉末年古靈寶經中的“靈寶自然天文”神學思想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直接影響了後來道教一系列統一進程的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靈寶自然天文”本質上是一種對“道”的崇拜和信仰。道教固然教義思想“雜而多端”,但是對“道”的崇奉則是所有道教各派最根本的信仰。“道”被看成是宇宙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種神學本原論使得來源各異的宗派、經系和神靈都可以在對“道”的信仰基礎上得到統一。“靈寶自然天文”既然被賦予了的“道”的本性,也就具備了“道”的包容性和統一性,具備了“道”的巨大適應性和創造力。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0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