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8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29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李白丟臉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位唐朝名將,結果那人卻投降了叛軍
2021/04/05 來源:歷史潮河
李白一生見過許多人,唐玄宗、楊貴妃、玉真公主、汪倫、賀知章、杜甫……結髮妻子許氏以及繼室宗氏還都是宰相的孫女;才華橫溢的李白也誇過許多人,比如讚美楊貴妃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誇耀玉真公主的《玉真仙人洞》、頌美名士裴叔的《贈裴十四》,還有《贈孟浩然》等。
看看這些詩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
……
李白誇起人來,那是使勁夸,能把對方捧上天,而大家也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並且楊貴妃、玉真公主等人生前沒有做出特別過分的事情,因此後人也更看重李白寫這些詩所流露出來的才華,但李白卻也寫過一首丟臉的詩詞,全篇使勁吹捧一位唐朝名將,但這位名將卻向敵人投降了。
先來看看李白寫的詩——《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台。
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
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李白不僅把對方誇成是天賜國家的英雄良將,計謀如同江海不竭,說大丈夫就該像是這副模樣,還把這位名將與史上赫赫有名的兩位名將衛青、白起做了對比,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的白起在這位將領面前竟還成了「豎子(對人的蔑稱)」。
而李白所吹捧的將領名叫哥舒翰,他是安西副都護哥舒道元的兒子,在40歲前喜歡喝酒賭博,因此小有作為,被長安縣尉輕視,40歲那年,哥舒道元離世,哥舒翰在遭受輕視後痛改前非,發憤圖強,進入了河西節度使王倕帳下從軍。
哥舒翰的確是有些本事的,幾年後,王忠嗣兼任河西節度使,就提拔了哥舒翰,後來又靠著苦拔海一戰,把三隊吐蕃軍擊敗,因此揚名,哥舒翰也被提拔為了右武衛將軍。
天寶年間,王忠嗣惹怒唐玄宗,又遭宰相李林甫等人誣陷,性命垂危,唐玄宗則有意讓哥舒翰取代王忠嗣,但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極言王忠嗣無罪,極力營救王忠嗣,言辭慷慨、聲淚俱下,令唐玄宗頗為動容,最終對王忠嗣高抬了貴手,哥舒翰也得了個好名聲。
那哥舒翰向敵人投降又是怎麼回事?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反叛,唐軍一敗再敗退守潼關,唐玄宗又聽信宦官的誣陷,將兩名經驗豐富的名將封常清、高仙芝斬首示眾。
唐玄宗自損羽翼,安祿山肯定是高興的,而唐玄宗更加恐慌,就讓已經51歲且病廢在家的哥舒翰再次率軍,平定叛軍。
哥舒翰據守潼關,擋住了叛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率軍則接連大敗了叛軍史思明部,唐玄宗放下心來,就聽信了楊國忠的話,讓哥舒翰率唐軍兵出潼關,與叛軍決一死戰。
但其實只要哥舒翰守住潼關,安祿山部自然會軍心渙散,從而瓦解,然而唐玄宗這個皇帝只聽楊國忠之言,聽不進哥舒翰的良言,哥舒翰只好「慟哭出關」,結果慘敗,潼關失陷,哥舒翰被俘。
哥舒翰被帶到安祿山面前時哪還有他往日的威風,都不用安祿山多說些什麼,就跪在了安祿山面前,伏地謝罪,說:「陛下是撥亂之主,天命所歸。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我為陛下招降他們,可一舉平定這三方唐軍。」
最後說說哥舒翰的結局,由於哥舒翰昔日的手下諸將都責罵他不為國家死節,有失體面,安祿山認為哥舒翰已經失了軍心,用處不大,就把哥舒翰囚禁在了禁苑。
757年,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殺害,安慶緒在洛陽自稱皇帝沒多久就遭受到了唐軍的攻擊,最終大敗逃往鄴城,而安慶緒在逃命前,把哥舒翰等被俘的唐將全部殺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