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他是我國最善良的太監,為救上千人,念聖旨時專門念錯了一個字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29 11:26: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他是我國最善良的太監,為救上千人,念聖旨時專門念錯了一個字

2021/04/04 來源:閒雲野鶴楚中人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一一李世民

太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身有殘缺才能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太監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心狠手辣,作威作福的大壞人,明朝第一位專權太監王振不僅一手遮天破壞了明太祖留下太監不能干預政事的鐵牌,而且鼓惑明英宗於1449年親征瓦刺,在土木堡之變明朝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的悲慘下場,明朝差一點亡了國。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十惡不赦之人。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曾經有一個太監為了挽救上千人的生命,念聖旨故意念錯一個字,救了上千人的性命。這個一心為皇帝辦事,又講道義的太監便是唐朝的張居翰,張居翰出生857年,因為家境貧寒,父母早死,他便成為大街上的孤兒,掖廷令張從玫把他收為養子,因其養父的關係進宮侍奉皇上,他辦事認真,絲毫不苟且得到天子的嘉獎,並賞賜他緋色衣服。

因為他做事認真負責,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一天天高起來。有了權力人才會慢慢變得專橫跋扈,何況他們還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呢?他們可以在皇帝耳邊吹吹風,便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張居翰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上升而胡作非為。「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張居翰雖然沒什麼文化,可是他懂得心存仁義,以自己的能力救過許多忠良之臣,比起明朝的太監王振,魏忠賢,他可是歷史上少有的善良,有正義感的太監。




同光三年(926年)唐皇李存勖以蜀王王衍荒淫無道出兵討伐,派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帶兵征討,蜀王王衍知道自己打不過唐軍,為了讓蜀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蜀王王衍便帶上棺材來到唐朝投降,只求唐朝能給蜀國一線生機。唐皇本是仁慈之君,既然能不動一兵一卒就能收復蜀國,何樂而不為呢,因此唐皇便接受了王衍的投降。

可是河東節度使卻突然發動叛亂,後唐便要派兵征討,國內便會兵力不足,如果王衍來降不是出自真心,認為有機可乘,趁機發動叛亂,那可是禍患無窮,因此唐皇和眾大臣商量後便覺定殺了王衍一行人。聖旨由張居翰和向嗣昌共同執行,張居翰念聖旨,向嗣昌監督殺人。




當張居翰到達王衍處,打開聖旨一看,聖旨上寫著:「王衍一行,並宜殺勠」。張居翰看到唐皇要殺的不止王衍一家人,而是隨行1000多人。張居翰看著這一千多人便要命喪於此,想到他們本已投降,也沒有表現出反悔之心,卻因眾大臣和皇上的猜疑,就要命歸黃泉。張居翰為了挽救這1000多人的性命,他決定改掉聖旨,擅改聖旨一經查實那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呢

於是他在念聖旨的時候,他將「王衍一行」念成「王衍一家」救下了這一千多人,監督殺人的向嗣昌也沒有看聖旨,而當時唐皇正忙於河東戰事,無暇顧及此事,才讓張居翰倖免一死,救一命,甚造七級浮屠。可是真正讓自己身臨險境而去救別人,應該還是很少的。張居翰冒死篡改聖旨救下蜀國千多人,比起那秦朝丞相李斯因為權力而擅改秦始皇的立扶蘇為皇帝的遺詔,不知要強上多少倍了。




一個身有殘缺之人卻有如此善良,仁義之心,李斯如果知道張居翰的大愛無疆,會不會無地自容呢?所以太監固然可恨,但不能一概而論,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十惡不赦的。張居翰便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人性本善,張居翰用他的善良,仁愛來證明他雖有殘缺的身體,但他是值得我們敬佩的,正如:

「君子之智,亦有一短。小人之智,亦有一長。小人每拾君子之短,所以為小人,君子不棄小人之長,所以為君子。」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21: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