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57|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聖嚴法師:觀自在菩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22 00:49: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聖嚴法師: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於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禅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發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禅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復雜的人際關系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鏈,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3.未生的善業趕快生,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Avalokitesvara,翻譯成中文叫觀世音或觀音。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譬如,觀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在呼吸,但是要用我們的心來觀;作不淨觀,觀的對象是皮囊身體,但還是要用心來觀。所以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作為觀的對象,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也有用心觀心,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沒有身體的人是無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內的眾生,只有人可以修行,雖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能聽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說「人身難得」,應要好好珍惜。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禅、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薩沒有一定的身體,卻由於處處都是他的身體,也無一物是他的身體,所以能夠觀自在。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來源:學佛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像極了愛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9-25 00:59:09 |只看該作者
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

哪部佛經觀音菩薩用耳根聽聲音?
沒有經證的 胡扯瞎掰,妖言惑眾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1-9-25 01:15:3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9-25 01:33 編輯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禅、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

《別譯雜阿含經 卷三二 (9)》
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誑惑世人眼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


《雜阿含經 334》緣眼.色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説。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應住眼處。亦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
不應住色處。亦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
不應住眼識界。亦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識界...


佛經說:六根欺詐不真 誑惑世人。
六根六塵,能生不正思惟

因此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 根本就不住於六根 六塵 六識。
根本不用六根 六塵 六識做觀照

中國禪宗這個邪教 滿嘴邪說,專門胡扯瞎掰,妖言惑眾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1-9-25 01:52:58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9-25 01:54 編輯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菩提者是無為。由如是故我成正覺。謂非眼識所知。乃至非意識所知


佛經說 菩提不能被你的六根 六識了知
因此你若聽中國禪宗這個邪教的鬼話 用六根六識做觀照,你是不可能觀見菩提。你只會見鬼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22: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