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95|回覆: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仁波切也是人,需要「人的訓練」,需要接受溝通輔導⋯⋯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0-4 01:08: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仁波切也是人,需要「人的訓練」,需要接受溝通輔導⋯⋯

曾經有人問我, 祖古的體系將會延續嗎? 我有各種理由認為它將會延續──對錯理由都有。不過那不是真正的問題,大部分關於祖古體系應否延續的討論都錯失了重點。真正的問題在於需要與時並進並全面重新思考如何訓練,對象不僅是仁波切,還包括堪布、老師及其他主要的利益相關者。

這種重新思考帶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仁波切是否應該昇座,以及他們是否需要侍者和隨從。例如,當親近的朋友告知新找到一位祖古,我第一個反應是告訴他們別對外提及此事。我告訴他們,隱藏所有喇嘛的預言和證明,只要確保小孩獲得適當的訓練即可。一旦仁波切獲得良好的訓練或教育,當他們到達某個年紀並且能夠教學時,當然可以提出所有證明作為莊嚴。

我們現在的做法完全相反。我們出示所有這些證明、認證信函和花俏的印章,只為了證明某位偉大上師認證了新的祖古。悲哀的是,許多認證祖古的年長喇嘛對現代世界的事物所知不多。

前世仁波切的虔誠信徒、學生和功德主,也有很大責任不要寵壞新的仁波切,尤其當他們尚在年幼時。當然,那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身為人,我們最想取悅我們愛慕的對象。

被告知必須對待新的轉世如同對待前一世的那些人,要他們做這些改變尤其困難。把一個甚至不會擦拭自己鼻子的幼童,與他成熟、博學、圓滿成就的前一世看作是同一人,這其實是金剛乘修行人的一種個人修心方式。

這其實和認為你隔壁鄰居是個聖人的修持無太大差別。因此,如果所有這些被作為個別修行人的心的修練,僅如此而已,那麼這樣做完全沒問題。

問題始於當年輕的幼童被期待要有如同前世那般的表現──持守傳承、宣揚和保存佛法,進而與他人溝通、互動。這些溝通也許包含所有的事物,從餐桌禮儀到對別人感受的敏銳。這些孩子尚未接受任何訓練來應付那些事。

即使你有計劃和雄心壯志,期望幼童未來具有如此尊崇的地位,你至少要創造實現如此結果的因和緣。然而幼童的父母、老師及整個藏區反倒做著相反的事,他們不讓孩子體驗真實的人類生活。那就像是修剪小鳥的羽翼,然後期待牠如老鷹一般翱翔天際。

在此荒謬且註定失敗的情況下,令人驚訝而難以理解的是,過去四十年,祖古數量在各處迅速增加,比西藏歷史中任一時期還多。更可笑的是,我們期待所有這些幼童在沒有最基礎的裝備下,管理這世界。

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期待造成了問題。僅只是與人溝通都需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可是這些仁波切們多數沒有與人應對的實作訓練或經驗。他們主要擁有的是智識上或學院派的大理論,認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或應當對所有眾生懷有悲心。

舉例來說,當仁波切和喇嘛們長大,他們沒有想到,一個資助者供養他們一個午餐的錢是辛苦賺得並小心節省下來的,那通常得付出很大的心力、血汗、眼淚並克服各種不同的困難。

現在回到大家的提問,祖古體系是否應該延續,我必須說「是的」。我仍看見它的諸多用處,至少在未來二十年有用,如果不能更久的話。它是一個已經建立好的且證明有用的制度,若能適當監測並與時並進,它就能繼續提供很大的利益。所以我當然不認為整個祖古體系是非常過時而應該丟棄,但重大的改變是必要的。

我當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至少我這一代接受到一些最偉大的上師們的加持,我們深受他們了不起的典範所啟發。那種啟發和典範,我認為在當今的年代正趨式微。

我想,年輕時的所見所聞對我們的心靈和整個生命有很大的影響。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浪費甚只是一粒米,我的母親和老師們都會嚴厲喝斥我們。他們總是告誡我們,那些供養是如何辛苦掙來的。我們自幼即建立起那種心態。不論是從物質、政治和其他方面來看,那都是悲慘且不穩定的年代。諷刺的是,我現在將那些艱難視為加持。

另一個例子對我而言具有極大的影響。我的老師們,例如尊貴的頂果欽哲仁波切,他們從沒有拒絕或忽視任何人,從看似最普通的人到所謂的菁英分子。每當我因為懶惰而疏忽人們時,他們的影響仍讓我感到愧咎。事實上,我把那份愧咎感視為上師們對我的加持。如今的時代,事物墮落已如此巨大,我想下一代的仁波切們甚至不會有愧咎感。

許多人似乎不了解,作為仁波切有多麼辛苦。特別在現今這個時代,精神導師遭受到懷疑的眼光──那常常有很好的理由。尤其是在佛法剛開始發展的社會,我們甚至常被視為邪教領袖。

與此同時,當人們確實將一位仁波切視為精神導師時,那也帶來它自身的包袱。所謂的弟子也許對你敞開他們的心意,但時常,不論有意無意,他們將你看作他們的父親、兄長、丈夫、愛人或伴侶,那導致了許多期望和設想,以及恐懼。

那種情況反過來可能使得與人的互動變得極為緊張和恐怖。持續的投射在一位仁波切與其弟子之間交換著,弟子們不斷地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他們的仁波切的心情及愛好。

因此,在尊崇、敬畏、喜愛和虔誠之中,產生出無盡的投射,那些投射同時被討論著。學生也許對接納有強烈的希求,對拒絕有強烈的恐懼。或者,假使他們的仁波切某天看起來不開心,他們也許會說,那是因為他們或別人做了某件事,而事實也許是仁波切感冒了。

因此,不論仁波切說甚麼或寫甚麼,甚至開個小玩笑、發個簡訊,或說「我想你」這樣單純的話,都會產生一些詮釋並激起人們的想像。當事情未如雙方的期待設想而運作時,當事情不同於以往而出錯時,情況可能會變得非常令人不快。當然,今天的社群媒體讓所有不順暢的溝通倍增,情況更加糟糕。

尤其是下一代的仁波切和喇嘛們,他們需要接受所有這些輔導。我不是說我們應該告訴他們遠離社交媒體、保持冷漠不關心,以及不要與人溝通或聯繫,那是每一個仁波切的個人選擇。

但不論一位仁波切做了甚麼,只因為他是享有特權的人,是個公眾人物,就會產生某種結果,那是他們需要準備接受的。只要他們了解那種情況並能承受壓力,那就完全由他們決定是否以及如何與人接觸和應對。不過目前大部分年輕的仁波切都沒準備好或是不了解情況。我曾遇過至少兩位年輕仁波切,只因無法處理那種壓力,他們處於自殺的邊緣。

這些年輕的仁波切需要有人可以傾訴,可以分享他們的起起落落,而不會對他們產生反感或給予評斷。基本上,他們需要真正的朋友。在眾多事物之中,他們最需要的是「人的訓練」。他們需要有關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訓練。事實上,他們需要性教育。

身為仁波切,那絕非是人們以為的那樣容易或令人嚮往。你會發現情況是吃力不討好──你和別人簽約,然後完全放棄自己的隱私權,並且終生在別人充滿情緒、投射、期待、標籤、詮釋等的複雜雷區,匍匐前行。

但至少,當我回顧我所受到的教養,我及其他與我同輩的仁波切擁有如此的機會,能遇見並領受到最珍貴的教法。這些教法領受自一些曾經行走於這個星球表面最了不起並且圓滿成就的大德。單單這份禮物就讓所有一切都值得了,它甚至還將最大的障礙和挑戰轉化為一個令人歡喜的機會,讓我們得以試著報答上師們殊勝的慈愛。

我僅希望下一代年輕的仁波切、祖古和堪布們,隨學那些偉大的典範,並盡他們所能去領受──且更重要的是──實修佛陀教法,如此才能保護那些教法和修持,並且於未來弘揚佛法。 文:宗薩欽哲仁波切

來源:佛門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10-5 13:48:17 |只看該作者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太虛大師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1-10-5 14:18:26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10-5 14:23 編輯
人成即佛成

能不能成佛,主要是看 有沒有滅五陰

人成」是指什麼?
至少把定義講清楚。
含糊不清的說詞,與廢話無異

《菩薩瓔珞經》
若能滅五陰。 神識還歸空
不復生老死。 是處實快樂 

《雜阿含經 17》
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
斷除已 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1-10-5 14:41:59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10-5 15:48 編輯

人成即佛成」這種空洞 沒有標準的言詞,只會激發人們的妄想
很多人將「人成」想像為:做個好人,慈悲的人,善人,能忍辱負重的人...就能成佛
這根本都是妄想邪見佛經從來沒說做好人 善人 忍辱負重 悲天憫人 能讓你成佛

很多人學佛 都不看佛經,而是很愛看一些禪師講的語錄
難怪妄想邪見一大堆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1-10-5 16:04:27 |只看該作者
很多人都被附佛外道 所誤導,以為在心地上下功夫,才是成佛要件
附佛外道 教你說:要做善事,要做好人,要慈悲憫人,要忍辱負重 才能成佛

這些附佛外道 若不強調說會成佛,我們還可以把他們當慈善家
因為他們強調這樣做 會讓你成佛,這就變成在誤導民眾。

根據佛經,心地好,心存善念...都不是成佛要件。
能不能成佛,是要看你有沒有滅五陰

所以不要在那邊 自以為自己心地好,有慈悲心 有愛心....
有「心」就是 五陰 妄想執著


Rank: 1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21-10-8 01:13:08 |只看該作者
釋迦牟尼佛在十善業道經中詳細的說明了十惡業將所受的各種苦楚果報,以及修行遵守十善業的功德,列出如下:

離殺生者成就十種離惱法;
離偷盜者得十種可保信法;
離邪淫得四種智所贊法;
離妄語者得八種天所贊法;
離兩舌者得五種不可壞法;
離惡口者得成就八種淨業;
離綺語者得成就三種決定;
離貪慾者得成就五種自在;
離嗔恚者得八種喜悅心法;
離邪見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這就是 人成即佛成
也是善守人身,避免淪墮的  真現實!!!

Rank: 1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1-10-8 01:17:07 |只看該作者
真修行者,以自身為寶,涅槃為住,五智為用,法報化三身為體;
故稱  仰止唯佛陀!!!

Rank: 1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1-10-8 01:24:22 |只看該作者
版主此文,在對崇仰 仁波切者的殷望與祈盼,所言是因信仰現象求好心切;
識者宜憬。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1-10-8 04:22:40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1-10-8 04:37 編輯
460201 發表於 2021-10-8 01:13  
釋迦牟尼佛在十善業道經中詳細的說明了十惡業將所受的各種苦楚果報,以及修行遵守十善業的功德,列出如下:

離殺生者成就十種離惱法;
離偷盜者得十種可保信法;
離邪淫得四種智所贊法;
離妄語者得八種天所贊法;
離兩舌者得五種不可壞法;
離惡口者得成就八種淨業;
離綺語者得成就三種決定;
離貪慾者得成就五種自在;
離嗔恚者得八種喜悅心法;
離邪見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這就是 人成即佛成
也是善守人身,避免淪墮的  真現實!!!

《十善業道經》根本沒說 修十善成佛
修十善的意思 就等同守戒

修十善 只是一種生活規範。等同戒律
能不能成佛,是要看 有沒有滅五陰

不滅五陰,你根本成不了
這點你要搞清楚

《賢劫經》無有五陰身。魔自解 而無縛結。
《佛説羅摩伽經》除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諸著。越生死河 安住彼岸


Rank: 1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21-10-8 10:17:44 |只看該作者
請確實入禪定,悟佛之法身/報身/化身  三身轉識成智真義!
爭論無益,生死個人自行善了到彼岸!!!

不再贅敘,仁者善自珍重,人身難得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7 17: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