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生限定只能參加一次〈七娘媽生,做十六歲〉
開隆宮「做十六」。(翻攝自開隆宮官網)
*做十六歲由來:相傳清臺南府西外城的「五條港」(今臺南市西區長樂街一帶),有許多未滿16歲的童工在碼頭從事勞力工作,但因為未成年只能領取半薪,所以家長便在小孩屆滿16歲時,邀請工頭和親友見證歡慶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可以領「全份工資」,逐漸成為在地每年例行舉行隆重的「做十六歲」典禮。
*台灣的成年禮:「做十六歲」是從「拜契」及「捾絭」發展出來的成年禮科儀。臺灣做十六歲習俗會和「七娘媽生」產生關連,是因為古代醫學尚不發達嬰兒死亡率,民間通常會在幼兒週歲前後到廟內向七娘媽祈求收幼嬰為契子擔任契母,祈願小孩能平安長大至成年,然後以古錢、銀牌、鎖牌等物用紅線串上為「絭」,掛在幼童脖子上,以此象徵有如母子一般親近。
*全台僅存開隆宮成年禮:直到十六歲成年,在該年農曆七月初七,七娘媽生這一天「脫絭」,取下古錢紅線,並準備豐盛供品(牲禮、油飯、四果、麵線及紅龜粿)還有這些七娘媽專用的七娘媽亭、鏡子、梳子、胭脂、針線及香水等女妝用具、鮮豔的鳳仙花、雞冠花、圓仔花到廟中祭拜,再由成年者三鑽七娘媽亭,表示已經已經長大成人並答謝多年來的保佑之恩。開隆宮是臺南唯一主祀七娘媽的廟宇,十六歲成年禮(成人禮)儀式更是全台灣僅存,不同於一般的成年加冠禮。
*活動亮點:開隆宮每年農曆7月7日「七娘媽誕辰」舉辦祝壽團拜儀式以外,會在該日前後舉辦十六歲成年禮儀式,活動每年場面都極為壯觀,同時有數千名青少年參加,另外在儀式結束後,開隆宮會接著舉辦「狀元繞境」活動,參與的成年者可以傳著狀元服飾、租借馬匹由專門人員牽引繞境相當吸睛深具特色。
(台灣文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