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靈幡
道教齋醮中使用的法器名稱。道教“建齋之始,近齋壇空隙地,立長竿,預期揚幡,啟聞穹厚,普告萬靈”,使得“顯幽共睹,鬼神遙瞻。”
據《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私》,隋末唐初時,“凡幡有二十一種,一者連金,二者貫玉,三者綴珠,四者線銀,五者繡綺,六者織成,七者雜錦、八者諸羅,九者錯繅,十者雕縷、十一者結絲,十二者叢縷,十三者雲霞,十四者變書、十五者線作,十六者純色,十七者間色,十八者纈畫,十九者畫字,二十者五色,二十一者九色。或長或短或閣或狹。或三尺、五尺、七尺、九尺、一丈、二丈、四十九尺、百尺、千尺。或一首、兩首、十首、百首、千首、萬首。皆隨時所辦。
複為亡人,有遷神、轉魂、度生、九天、三途等幡;為病人又造度厄、消災、解厄、延年、長命、保護等幡;居家平常,複有致福、延祥、期年、保壽、修齡、益算等幡。蓋任力所造,皆長竿懸之於庭,或經像左右並房廊院宇之側所在供養。”
但據南宋(上法靈寶大法》稱,古幡僅二種,即遷神和回耀。遷神寶幡以“絳繒七尺或四十九尺,造幡一首,以朱砂雌黃合研,書明鬥形於幡首,書幡名於幡身。左手書三天內諱,右手書三天隱諱。亡魂睹此則得罪障解脫,神遷南宮。”回耀靈幡以“白素黃繒,造幡長二十四尺或四十九尺•幡身書青玄全號。左足書太微回黃旗,無英命靈幡;右足書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左手書茫茫酆都中云云,右手書功德金色光云云。從長竿懸於壇下,任風吹揚,十方幽魂,睹此靈幡,一念皈依,則夙生罪障,應時消滅,以至塵勞大罪,皆得原除,上生用宮,地獄開泰,死魂更生。”
明代時、靈幡種類遂漸減少,據《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揚幡品”,除“遷神”和“回耀”兩幡外,另有告盟、命靈、超度、青玄、太乙、昊天和招真召靈等幾種幡。另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批評當時“世俗之幡,皆以苟葉為頂,蓮花為墜,鄙亦甚矣”;“更其古制,幡頂用桐梓之木為之,上用日月星辰雲霞、內畫天尊於二,以表天也。幡腹書天帝之名、腳俱用龍鳳。兩邊帶取象於手。皆以雲龍飛鳳為副之,取象於人也。墜腳亦用桐梓之木,畫山河大地,五嶽四瀆,取象於地也。”但朱權所述之幡式似未流傳於後。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