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6-8
- 最後登錄
- 2024-1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2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8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部落名稱:高士部落【Kus kus】
部落特色:高士部落與牡丹等部落,同屬於南排灣Parilarilao群,但起源說法不一。
※目前有46戶劃定為莫拉克颱風災後特定區域範圍(莫拉克災後98年8月至12月執行情形綜合規劃)。
所在位置: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
範圍:位於九棚溪支流高士溪(馬農望溪)中遊河谷與右岸傾斜坡地上。
地理環境:河川谷地
交通資訊 :
自行開車:
1、沿台1線(屏鵝公路)南下,行至車城(派出所/農會)時,左轉沿199縣道,經過四重溪、石門社區及中茄社區,過牡丹大橋後右轉沿屏172縣道即可到達高士社區。
2、由東部地區,從台9線壽卡轉199縣道南下往牡丹、石門方向,過牡丹水庫大門後,右轉接屏172縣道,往前行即可到達高士社區。
3、從墾丁、滿州,可沿屏172線到達高士村。
部落所屬族群 : 排灣族
使用語言 : 排灣語 、漢語
宗教信仰 : 族群傳統信仰
部落由來:高士部落曾經歷多次遷移,但大致位於高士佛山東南方,新舊社址相距不遠。族人自日治時期以來便受指導開始從事稻作,今水田主要分布於高士溪與港仔溪支流兩岸,面積狹小、零星分散,而今年輕人多出外謀生。高士部落舊稱高士佛,原義不詳,可能是最初部落土地肥沃雜草易生,居民需費力除草,因此為日語「除草之音」的轉訛,也可能是因為最初祖先居住的地方,地勢高風非常強,意指風想小刀一樣把花草樹木刮得一乾二淨。光復後高士佛再簡化為高士。
高士村區分為上、中、下三個部落,或分別稱為yubuz、chiapachiz、sabujikan部落,大致呈南北方向分布,前部落地勢最低,中部落居中,後部落地勢較高,派出所位於中部落。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高士部落有部分區域劃入莫拉克颱風特定災後區域範圍,後另於高士舊部落發源地(gade)興建44間永久屋,安頓牡丹鄉高士村6-7鄰的居民,近高士神社,為離災不離村的重建典型。但由於永久屋地勢高、離水源較遠,至今無法穩定供水,另也有地勢風勢強勁之問題待解決。"
旅遊觀光資訊 :
◎高士穀道
往來兩地的傳統路徑稱為「sadjungdjung」,意指回家時,陡峭的路面幾乎可讓鼻子碰到膝蓋。每年在水稻收成後,族人辛勤的扛著收成之稻穀,經由此一古道背負回部落,因此稱之為「高士穀道」(padai padai djalan)。高士歷史穀道目前已成為高士村推動社區營造及觀光產業發展的重要場域,其深厚的人文歷史價值,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是發展部落深度旅遊的最佳環境。行走在穀道上,在自然的氛圍中與祖靈對話,將「團結、分享、榮譽及熱情」的高士精神,光榮的傳承下去!
◎野牡丹神社公園
高士(kuskus)部落為排灣族paljilauljilau群的古老部落,依據遺址考證估計有6百年的悠久歷史,為日據時期牡丹地區的政教中心,在高士舊部落中,還留有日治時期公學校及日本神社的遺跡。野牡丹神社公園有視野開闊的暸望台,每年3-5月間,整個山頭會開滿美麗的野牡丹花。
◎巴舒亞體驗教室
巴舒亞生活農莊包括了農特產的自然植栽及有機植栽示範區,同時發展產銷機能及輔導族人資源共享。進而能成為生活農莊及山林體驗的解說中心及接待中心的據點。巴舒亞山林體驗教室位於上部落與天然湖之間的原始山林,提供傳統高士獵人的山林生活體驗,並與部落的傳統技藝工匠結合,與鄰近的學校機構合作,以教學方式傳承山林生活課程,以及部落傳承的藤編、竹編等工藝課程。
◎鑫工坊
蠑螺(qadaw)在排灣族語中音同太陽(qadaw),自古即被視為太陽的象徵─聖潔而高貴,因此,在高士部落的傳統習俗中,父母會將蠑螺的口蓋製成項鍊送給長子,除了希望他的一生能像太陽燦爛,更意謂著長子所承擔的責任及使命。太陽之子的年日就如同長子的生命,當主人去世後,它的意義也隨著黯淡,不能再傳給後代,道出了太陽之子不可取代的涵義。透過太陽之子的產品製作,期盼將這獨特的祝福分享給各位朋友,一起領受太陽之子的榮耀!
◎5月野牡丹季
有感每年3-6月是野牡丹花盛開的季節,部落為能有效推廣部落特色,故每年舉辦「Kus kus四月情─野牡丹花文化觀光季」,結合部落文化創意產業,一連三天,籌劃各項活動,如:野牡丹詩詞徵選活動、勿忘影中花攝影活動、部落生態之旅、創意鑫工DIY、愛自然─野牡丹植栽、重現vuvu傳統婚禮、野牡丹花音樂祭、創意料理美食品嚐、斷木香菇體驗等。
(資料來源:高士村導覽手冊)
◎傳統婚禮
體驗排灣族傳統婚禮,可以經由全程角色扮演,成為一個參與者而非旁觀者,了解排灣族的嫁娶。(婚禮必備宴客食品DIY)勇士便當、搗麻糬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