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9-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30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溪口台部落【Rahaw(Takan)】 
 
部落名稱:溪口台部落【Rahaw(Takan)】 
 
部落特色:其地名由來有二:一說為大漢溪流經至此,始漸廣闊為溪流的出口,且為河階台地,故稱溪口台,二則為詩朗溪在此地對岸為注入大漢溪之溪口,故名之。泰雅族人亦稱拉號(Rahaw)。 
 
 
  
所在位置: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 
 
範圍:位於大漢溪左岸,那結山北走支脈台地,在角板山對面,分為上溪口台與下溪口台兩個聚落。 
 
地理環境:河階地,上溪口台高度約380公尺以上,下溪口台約300至320公尺。 
 
交通資訊: 
                 
公車:從大溪搭往復興的桃園客運班車,於角板山或復興站下,在角板山公園往溪口吊橋下步道過溪口吊橋。或搭乘桃園客運[大溪-羅浮-高遶]班車,直接在溪口台站下車即可。 
 
開車:由北二高大溪交流道下,走台七線北橫公路進入復興鄉,過羅浮橋後不久,轉桃縣118線道羅馬公路進入溪口台部落。 
  
 
  
部落所屬族群:泰雅族 
使用語言:泰雅語 、漢語 
宗教信仰:基督教 、道教 
 
部落由來:         
昔日被泰雅族人稱為拉號(Rahaw),因據傳祖先來自新北市烏來區之拉號,故稱為拉號,但後來拉號專指羅浮里之喬班台地(羅浮聚落),於是本地改為溪口。 
溪口台的居民是約200年前,泰雅人由羅浮里之高坡,翻山陸續遷來此,日據時期曾在上溪口台設有駐在所。下溪口台與上溪口台一樣都為溪口社人所居之地,但日據時期在此之族人遷至羅浮里,而漸荒廢。1927年(昭和二年),志繼社於日警安置下,由頭目Apaw-syat從霞雲里率約30戶121人遷於此。 
  
 
  
重要地標: 
 
◎角板山公園、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角板山賓館、石門水庫復興溪口台遊艇碼頭、溪口吊橋等景點。 
  
參考資料: 
復興鄉志。桃園縣復興鄉公所,2000年。頁98-100。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9年。頁406。 
桃園縣復興鄉聚落普查建檔計畫。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頁4-16。 
桃園觀光導覽網:https://travel.tycg.gov.tw/zh-tw/Travel/Attraction/1271(資料擷取日期:2017年8月10日)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