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擇日學之功用
自上古以來,人類深感天地之偉大、人之渺小,生死乃常道,故敬天祭祖、有人神鬼靈之分。根據近來剛出土的秦朝「睡虎地秦簡」,距今兩千多年前,人們凡遇先人亡故,就懂得選擇良辰吉時安葬、而舉凡行遠、搬移、訪友、祭祀、朝會等,也都會選擇良辰吉時,可見當時擇日風氣之盛行。相傳伏羲設嫁娶、黃帝授陰符經,擇日之說始為流傳。
擇日之立論基礎與各朝各代的曆學習習相關,密不可分。而歷甲據傳創於大撓,曆書擇創於容成虞夏商周,設以土圭定致日景星辰,以會天位,又有記交度於月晦朔望。
數千年來,擇日之家根據天文運行之道、輔以人時之要,使得擇日成為民間流傳的一種習俗文化、甚至成為一派學說。在現今崇尚科學的社會,擇日之說仍顯得格外重要,這是因為擇日學的理論背景就是來自於中國古代科學對於天體自然運行與人文風俗的研究,舉凡成年的吉禮、婚嫁、造作修造、入宅安香、神聖開光、動土破土、安灶安床、入宅遷移、納骨拾金、喪葬風水等,皆是人生必經之歷程,而擇日之用乃不單單只是根據聖賢之道選擇擇日良辰,更重要的是告誡警惕世人不可違逆天人之道、人倫之常,凡是需有謙和恭敬之心,才能求得圓滿喜樂。唐代擇日堪輿名師楊筠松的名言:「發福在地脈、催官出自於良辰」,正是告誡世人,要對祖先心存恭敬之心,即便先人往生之後,也要慎重其事,克盡人倫之道。
(全國道教宮廟人才培訓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