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8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西方危機VS伊斯蘭危機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3-18 14:23: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方危機VS伊斯蘭危機

近日,著名記者布萊恩•斯圖爾特(Brian Stewart)發表一篇文章,署名《神權攻擊下的現代世俗主義》。斯圖爾特一反常態,對長久以來志在掌控西方政壇的極左基督教勢力絕口不提,而是將矛頭對準伊斯蘭,認為伊斯蘭“極端主義”是對歐洲乃至西方社會的最大威脅。

斯圖爾特的核心論點,聚焦在近期發生的法國辱聖教師斬首事件。早在2015年,《查理週刊》辱聖漫畫就引發一場暴力襲擊,導致15人死亡。上月中旬,法國一名歷史教師故意在課堂展示《查理週刊》發佈的侮辱伊斯蘭先知相關漫畫,招致一名穆斯林學生不滿,最終被這名極端學生當街刺殺並斬首。斬首事件引發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新一輪反穆斯林浪潮,每個人都認為辱聖漫畫代表作西方價值觀和言論自由,然而,很少有人提及穆斯林緣何會對此類漫畫做出如此過激反應。

通過對伊斯蘭信仰的學習,我們發現,伊斯蘭並不認同人物畫像,同時明確禁止繪製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畫像。然而,《查理週刊》卻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大肆發表侮辱伊斯蘭先知的極端惡俗漫畫。在穆斯林國家,發佈此類漫畫可能被施以極刑,而在世俗國家,某些極端分子在暴怒之下,勢必會做出極端反應。

作為一名記者,斯圖爾特先生摒棄公正與獨立思考,高度讚揚馬克龍總統對《查理週刊》的支持,以及馬克龍一系列種族主義言論,他認為,馬克龍總統是在捍衛真正的世俗主義以及言論自由。

馬克龍認為,“世俗主義”是團結法國民眾的唯一紐帶,法國政府必須保護“世俗主義免遭伊斯蘭極端分子的侵襲”。馬克龍還表示,伊斯蘭極端分子的目標極其明顯,那就是顛覆法國自由主義價值觀,因此,他認為法國清真寺不應當允許境外穆斯林學者的存在,同時要求法國穆斯林簽署世俗主義條約。

此外,馬克龍總統聲稱,法國只允許“開明伊斯蘭”的存在,且必須遵循“法國價值觀”。換言之,只有“開明”“開化”的伊斯蘭,才可以在法國求得一絲生機。這就要求法國穆斯林做出抉擇:若想求得生存,就必須摒棄一切與“法國世俗主義價值觀”不符的內容。

對此,就連不少左翼批評家都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法國政府此類極端政策,將進一步激化內部矛盾。然而,斯圖爾特卻表示,很多西方人已經不願保護真正的世俗主義價值觀,忽視了來自於“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威脅。

斯圖爾特說:“這是西方與伊斯蘭的對決,雙方都陷入巨大危機。於西方而言,最大的危機莫過於民眾對民主價值觀、愛國情懷以及國家職責的失望之情。這種情況在歐洲地區尤為明顯,但美國卻後來居上,左翼勢力不斷質疑甚至敵視愛國主義情懷,而右翼勢力則對民主價值觀失去信心。”

從某種角度而言,斯圖爾特的觀點並無不妥之處。美國左翼右翼都已經對愛國主義、民主制度以及共和主義價值觀失去信心。

誠然,當民主與共和制無法滿足民眾需求、無法保護人民利益時,必然會遭到民眾質疑。民主共和,並不意味著民眾必須無條件服從當局,也不意味著民眾無權質疑政府決策。

然而,強制伊斯蘭做出改變,從而適應法國世俗主義,強制穆斯林“改良”伊斯蘭信仰,發起“開化伊斯蘭”運動,並不符合自由主義價值觀。的確,《查理週刊》有權發表辱聖漫畫,因為這是屬於它的言論自由,但是,真正民主的社會,會對宗教信仰持包容態度,不去肆意侵犯信教群眾合法權益與宗教情感;真正民主的政府,會從根本上保護宗教信仰自由,這才是真正的共和國價值觀。

雖然美國反穆斯林情緒一直蠢蠢欲動,但是截至目前,美國社會從未公開發表侮辱伊斯蘭先知的畫像。這並不完全是因為反褻瀆法案的威懾,更是源自社會壓力。對於美國社會而言,侮辱他人宗教信仰,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是違反自由主義、共和主義價值觀的卑劣行為。

誠然,每個人都有權製作侮辱他人宗教信仰或宗教人物的漫畫,但是,基於反種族歧視的理念,正常社會都不會允許此類漫畫出現在公眾面前,更不要說在雜誌報刊進行出版發行。

我本人曾經查閱《查理週刊》發表的侮辱伊斯蘭先知相關漫畫,我從未認為這就是言論自由的體現,我始終堅信,這是最為低級的種族歧視。漫畫作者或者出版方明知此類作品會對穆斯林群體造成巨大傷害,會招致穆斯林群體狂怒,卻依舊選擇我行我素,這與真正的自由主義價值觀完全相悖。須知,自由主義、共和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就在於滿足民眾的共同利益,包括穆斯林群體在內。

回顧伊斯蘭歷史,我們發現,早期伊斯蘭並沒有神職人員掌控政權的現象,這一點與基督教歷史大相徑庭。對於穆斯林而言,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是最為偉大的嚮導,他是伊斯蘭史上最為偉大的領導人,穆斯林自然也成為崇尚政教合一的統一體。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由於西方民眾對基督教神權統治的失望,民眾逐漸對信仰失去信心,並開始不斷排斥宗教信仰對社會生活的干涉與影響,甚至逐步衍生出對信仰的仇視與敵意。

倘若伊斯蘭果真如馬克龍總統所言,與自由主義價值觀水火不相容,穆斯林為何還會選擇移民至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為何又會接受穆斯林移民的存在?既然崇尚自由、民主的西方選擇接受穆斯林,那麼,在自由、民主思想的框架之下,西方理應對不同宗教信仰持包容態度,包括伊斯蘭在內。

我們所面臨的,並非伊斯蘭危機,也並非西方文明危機,而是世俗主義危機。在這場危機之下, 人們不再包容不同宗教信仰與族群,而是將其他信仰與族群置於對立面,視為大敵。

“世俗主義”其實並不必如此極端,它既可以崇尚民主政治,也可以接受宗教信仰,如此,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爭端與衝突,而我們的社會,也會真正得到自由與民主。

(伊斯蘭之光網)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30 18: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