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27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4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自我檢測腎功能 把握「泡水高貧倦」五字訣
健康醫療網 2022/03/23 21:0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病在台灣名列十大死因第九位,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性疾病的患者高達12%,但許多病患卻不知道自身有慢性腎臟病。彰基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指出,腎臟病一旦演變到末期,就得仰賴洗腎以維持生命,這也是目前健保局支出最多項目,目前已約有9萬人接受透析治療,且每年仍持續增加逾萬名病患得接受此治療。
腎臟病初期難發現 定期檢查是關鍵
事實上,初期腎臟病因未有任何症狀,導致患者容易忽略疾病,因此定期接受檢查仍是關鍵。蔡俊傑醫師表示,民眾可透過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五種情況作為自身腎功能的初步自我檢測,其中有慢性疾病患者可透過健保局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讓醫師提供病患檢驗肌酸酐及蛋白尿以提早找到慢性腎臟病,並加強慢性疾病治療延緩腎功能惡化。
40歲以上及65歲把握免費健檢 及早發現是否罹腎臟病
彰基副院長林慶雄醫師說明,隨著國內人口老化及三高族群增加,慢性腎臟病防治行動需著重全民運動、民眾教育、篩檢腎病危險群及醫療及早介入優化照護,其中40歲以上及65歲的民眾可藉由3年1次及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是否有罹患腎臟病,尤其三高患者屬於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定期看診服藥,都可早點發現、早點治療。
末期腎臟病前期照護計畫 助腎功能差患者完整治療
此外,若為腎功能較差病患,健保局也希望病人接受末期腎臟病前期照護計畫,幫助患者能接受更完整治療。彰基腎臟內科主任邱炳芳醫師強調,響應2022世界腎臟日,彰基醫學中心也積極參與台灣腎臟醫學會所發起得愛腎護腎活動,並配合健保局大數據資料,當醫師要開立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等可能惡化腎功能藥物時,可提醒醫師該病人的腎功能較差,評估是否調整用藥,為民眾健康腎利人生把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