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3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清代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閔一得」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6-4 02:06: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清代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閔一得」

閔一得(1749—1836),為清代著名道士、內丹家,全真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嗣龍門光大者,注重學術改革教派,於當時南方影響甚大,實為一道清流。名苕旉(敷),原名思澄,字譜芝,又字補之,號小艮,派名一得,別號懶雲子。世為吳興(今浙江)人望族。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

閔一得約於乾隆末年去官歸吳興,修真金蓋山,並主持該山教務,從事著述。他隱居金蓋山四十餘年,於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仙逝。他是繼王常月之後,乾隆嘉慶年間江南全真龍門派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閔一得生時,父夢羽服者至,曰,餘俱懶雲也。故別署懶雲子。幼聰穎卻體弱,九歲猶艱於行。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師從高東籬,名一得,習導引後,三年後疾愈,氣漸充。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高東蘺仙去後,又以師禮侍高之弟子沈一炳(號輕雲),為龍門派十一代。曾出遊吳、楚、燕、趙,與龍門西竺心宗之金懷懷(王清楚,雲南人)、白馬李(李清純,湖北江夏人)、李蓬頭(名字,裏籍不詳)輩相往還。曾於乾隆55年(或雲57年)服官滇南時,謁雲南雞足山雞足道者 (月支人,拜王常月為師)。一得以戒律書授道者,道者則傳一得斗法。

閔一得年七十,仍精力依然,嘗冬日遇一故人,衣薄見寒色,即脱裘衣之。

閔一得為人篤實純靜,平易近人,曾自題:“我忘景豈真,我覺景豈幻,若待罔兩問,已若莊生嘆,省自復省省,真幻持兩端,非省非非省,應作如是觀,渺渺太虛中,贅此一身景,問景是何為,真幻何時省”。

閔一得臨仙逝前擬聯:“修道只為求己志,著書未盡度人心。”

閔一得自主持金蓋山教務後,以三教同修,儒者讀書窮理,治國齊家;釋者參禪悟道,見性明心;道者修身寡過,利物濟人。至律、法、宗、教四家及居家出仕,入山修道,尋師訪友,蓄髮易服,均俾有志者自然而行。

閔一得在清代道教龍門派在江浙地區盛傳期間,道教著作最為豐厚者;同時,他開宗創派,振興金蓋山龍門一派,成績卓著。他在秉承全真傳統丹法的同時,又吸收西竺心宗的秘法,兼采道教符籙派的“雲篆”與佛教“真言”,提出“中黃直透”法,對清代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閔一得的內丹以修性為主,性中兼命,也兼言命術,其説頗不同於諸家。如《古書隱樓藏書》以脊前心後的“黃道”為先天元氣循行路徑,不同於一般丹書所説的循任督兩脈運轉。其功法及思想核心為“醫世”。《古書隱樓藏書》收集的丹書多出自乩筆者,然為乩筆中之精品。


閔一得著述頗豐,清嘉慶年間撰《金蓋心燈》八卷,以紀傳體形式記錄龍門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一百餘人的生平事蹟,因《缽鑑》、《缽鑑續》等書的佚失,成為研究龍門派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不過因為是“心燈”筆法,其思想價值更大於史料價值。

又纂有《古書隱樓藏書》,收清人和自撰內丹書二十八種(光緒本三十六種)。或傳道光年中,閔一得又編纂《道藏續編》。 以上兩書是研究明清道教內丹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圖文源自互聯網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9 23: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