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天地間有的東西人身上都有!
道家,儒家,漢傳佛教都講究天人合一。這是因為人生於天地間,自然帶著天地萬物的信息,如果可以加強這些聯繫就可以天人合一。
24節氣養生也是依據這個自然法則產生的,它不僅可指導農民耕種,也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法寶。
另外,人體的五臟之病與四時之節氣氣相應,人的氣血按一日十二時辰的陰陽消長有規律的流注於十二經脈之中。由此可見,只有順應四時,根據24節氣的變化合理安排飲食起居,才能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
人和天地萬物的對應關係,在道教經典《黃帝內經》中有部分闡述:
"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
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說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這些都反應了道教講究,人追求天人合一,必須要明白天運轉的規律,在這個基礎上,道教通過俯仰觀天地,入內問己身,來研究如何找到人身和天地的關係來研究道還有如何養生。
正因為人和天地的關係如此之大,道教認為人養生應該順應四季,順應自身所處的環境。這樣才不至於被天地所傷,反而可以利用天地自然的情況來養護身體。
古人所說的很多東西都是比喻。如金木水火土並不是說金子,木頭,水,火,土。而是在說事情發展的一個狀態。
人身體的狀態最符合天地自然的狀態,也最容易和天地自然加強練習。
(北極玄元宮真武大帝廟道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