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47|回覆: 0

[其他] 息苦之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22-6-24 01:15:24 |顯示全部樓層
息苦之道

35.jpg


一、宗教因苦而存在

解脫痛苦,是所有眾生的願望也是宗教的由來;如果沒有痛苦就不會有宗教的存在。儘管每個人依著成長的階段對苦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宗教最終目的無它,就是要解脫痛苦。在這個世界裡,苦的範圍與變化無窮盡,就如緊緊關住我們而毫無機會逃脫的鐵圍,要從其中掙脫有極大的困難。許多人努力找尋出路卻徒勞無功,他們開始懷疑解脫的可能性。然而,希望與慰藉是人類成長過程所不可或缺,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大部分人依舊相信有神論宗教對「信仰者將於來世而非今世解脫痛苦」的承諾。

不過,不滿意這種說法的人逐漸增加,他們不再被來世的承諾所敷衍。今天,佛陀的教法不僅向任何願意聆聽者傳布,也對這些抱持懷疑者、探求者宣說。它宣示著:「解脫是存在的,而且已經找到!我們可以在這一生、這個世界經驗它,證悟它!」對我們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導向痛苦解脫的道路當然是長遠且艱難的,但它已被徹底、翔實地記錄下來,只要藉著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解與實踐。好處是,它提供了一個「漸次的訓練、漸次的修習與漸次的增上」,讓即使沒有太多心力可以開始的人都能跨出第一步。

二、佛陀的教導核心──苦與苦的止息

有什麼事情比息苦之道更急需被了解?有什麼事情比追求解脫之道更急需去完成?如果你的房子失火,若生起任何不想逃離噬人火焰的念頭與行為,豈不愚蠢?所以,佛陀說:

「不管現在或過去,我所教導你們的就是:苦與苦的止息。」

簡短的一句話,開示了佛陀全部教法的核心。在四聖諦也可發現此二則清楚的開示。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宣說的四聖諦,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令人信服: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與苦滅道聖諦。

三、四聖諦

(一)總說四諦

第一、第二聖諦論及苦,第三、第四聖諦則是苦的止息。四聖諦闡述如下:

1.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取蘊是苦。

2. 苦集聖諦:即渴愛,它產生新的輪迴,和欲望、歡愉緊緊結合在一起,且到處尋找新的喜樂。也就是對感官快樂的渴愛(欲愛)、對永恆存在的渴愛(有愛)、以及對自我毀滅的渴愛(無有愛)。

3. 苦滅聖諦:是對渴愛的完全滅除。對渴愛的瓦解、摒棄與厭離,從而解放和超脫。

4. 滅苦道聖諦:即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二)別說四諦

1. 苦聖諦

苦有身體上與心理上的。身體的苦主要由老、病、死等三大「根本災禍」所組成。老病死是生命過程裡忠實的伙伴,彼此有著難解的密切關係。儘管生命可能充滿喜悅與享樂,它永遠以老、病、死終結;而生,也同樣帶著苦。不僅由於母親生產的劇痛或新生嬰兒來到世間所呈現出的不安,最重要的原因:生是老、病、死的先決條件,亦即成就整個苦鏈的因緣。此外,會產生苦果的任何事物,其本身就是苦。

心理的苦包括憂愁、悲傷、苦惱、絕望、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呈現,隨著種種的情境會經驗不同深淺的痛苦。即使是最美好、高貴的方式,苦永遠存在。

但是,生命的苦難道只有黑暗面嗎?它應該也有喜悅與快樂吧!當然有。佛陀沒有忽視這經驗裡常見的事實,然而他也看到一切的喜悅與享樂是虛無、變化與短暫。「任何虛無、短暫、容易改變的,都是苦。」也就是不圓滿和不完全。不只感受及知覺如此,所謂「人」整體也是如此。到底什麼是「人」呢?深入觀察可見,它完全被分解成第一聖諦所提到的「五取蘊」(或五蘊),即色(身體或物質的形體)、受、想、行(情緒與意志,思惟的進程,及不屬其他類別的所有歷程)、識。

五蘊不是獨立且清楚分別的東西,而是因身心歷程不同的呈現而有的名稱,通常被稱為「我」或「人」。如果根據五蘊來看這普遍認為不變且擁有本體的「我」,我們將看到每一個集蘊都是不間斷的變化──不停地出現、消逝,一再地重複生滅。五蘊的所有歷程都是無常的,毫無例外。現在,凡是無常的必定是苦;也就是說,就算不是直接經驗苦(身體或心理的痛苦),每一個快樂與喜悅的無常本質也會令它受到苦的侵襲。

面對任何無常且會產生苦的事情,我們不能說:「這是我,這屬於我,這就是我自己。」因為所有的存在都是五蘊組成的,在這精神與物質變化的領域,沒有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任何被稱為「我」或「人」的東西。所有的存在都是「無我」,也就是沒有一個主體。其中沒有恆常實質的核心,沒有暫時或永恆的「靈魂」,即使是最高層次的心理狀態也沒有例外。它更以組成五蘊的精神與物質變化為緣,所以也是無常。對於暫時組合的五蘊及不斷變化的身心歷程,「我」與「人」只是約定俗成的名稱。

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無常(anicca)、苦(dukkha) 與無我(anatta),這是任何存在事物的三種特徵或顯著標記。尤其第三種特徵「無我」──沒有一個存在的主體或不變的本體,是整個佛陀教法的關鍵。「無主體性」使佛教和其它宗教或哲學體系有所不同,他們以種種方式主張實體「我」的信仰,相信個體或世界的靈魂。洞察無我(anatta)真理是佛陀偉大、獨特、認知的成就。唯有了解「無我」的教義,才可說理解了佛陀的教法;也唯有透過正確了解無我,才能完全掌握苦聖諦的意涵與重要性。以下再次簡要概述第一聖諦。

五取蘊以非佛教用語來說,也就是「我」和「世界」。五取蘊是苦,是有缺陷且不能令人滿意的。「令人不滿意」的完整意思是:看透且了解「事物沒有實體(anatta)」的人,無法從中(五蘊)感到滿意、平靜或滿足。

然而,「萬物不斷變化且沒有實體」的真相使解脫痛苦成為可能。如果所謂的「存在」含有或潛藏著任何本體的永恆要素,解脫將是不可能的事。

2. 集聖諦

上述將存在的五種狀態視為「取蘊」;之所以稱為取蘊,是因為無知的人們執取它們。這就是第二聖諦:渴愛(巴利語tanha,字義是饑渴,對存在的渴愛),是苦的因;抓取或執著是渴愛的呈現。無明者執取五蘊、渴愛五蘊,因為他相信五蘊是他的「我」,因為五蘊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如此嚮往的俗世享樂。

有一個例子可以使我們清楚了解苦如何來自渴愛。一個小孩弄壞了他最心愛的玩具,必定會感到很傷心且哭泣,但是一個成年人會有類似的行為嗎?顯然不會,為什麼?因為成人對玩具不再有任何的渴愛與欲望,他不會因玩具壞了而感到傷心或痛苦。由此可見,苦的真實原因就是渴愛──擁有某種東西的欲望,而非它破損的外相。我們渴求某種東西,因為我們認為它是愉快、合意的,因為我們看不到其中本自存在的痛苦,也不願去思惟它的無常。我們渴求,因為我們相信無常與苦的五蘊是「我」、一個「自我」,是快樂與享受。我們希望這個「我」去擁有被視為無常、苦、沒有實體的一切,彷彿自己就是那想像中的主人。我們擔心這個「我」,害怕老、病、死。我們害怕這些必然。

「渴愛」是世界的創造者;整個世界不過是渴愛的顯象,生存意欲的具體呈現。我們的感官是媒介,滿足渴愛的工具(因此他們本身是渴愛的所緣)。即便這感官的媒介功能喪失,渴愛也不會隨之消失。一個失明的人仍舊想要看。就像木材不會被火毀盡的,它只是變成灰;水不會被高溫破壞,它只是變成蒸氣。同樣地,渴愛也不會隨著身體的敗壞而蕩然無存。當這「工具」(即現在的身體)隨著無常法則而損耗殆盡,渴愛會尋找一個新的身心組合,再一次掌握六種感官所緣的世界。這個貪愛、攫取與試圖掌控不斷消逝的無常世界(包括所謂的「我」)的遊戲,只是再次成為徒勞無功的追逐。這可怕的生死輪迴將不斷繼續,直到我們依著佛陀教導的解脫之道,究竟斷除渴愛。這是佛教「再生」的教義。

再生的觀念不可與印度「輪迴」的教義相混淆。根據佛陀的教法,沒有一個永恆的靈魂實體在生命與生命之間遊盪。就如我們前面所了解的「人」,其所有精神與物質的要素同樣都是無常。渴愛本身也不是一個個別的實體,而是基於其先前的條件不斷生起。我們可以藉由一個古老的譬喻來闡述再生的過程。如果用一根已燃的蠟燭點燃另一根,後者的火焰與前者是不同的,不能說第一根蠟燭的火焰已經轉移到第二根。然而,這兩個火焰也非全然不受彼此影響:第二根蠟燭的火焰不會獨自生起,它「因」第一根蠟燭而有,亦即第一根蠟燭為其「所緣」。兩個相續的生命也有類似的關係:他們以極為重要的渴愛之流互為因緣,互相連結。

我們已經簡要討論再生的真相及其產生的原因。這種再生是由業力決定它產生的地點與環境,由眾生先前的行為所決定。在西方,「業」梵語karma 一字比巴利語kamma 更為人所知,它時常被誤解為一種人們無法逃脫、必受其支配的外來的命運。然而,並非如此。相反地,kamma 字義是「行為」,別無它意。行為分為三種:意念、語言或身體行為。我們自己的行為決定我們今生與來世的再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會一再重複他所做的行為」。一個表現粗俗、卑劣行為的人,為低下微劣所牽引,臨終時便能抓住生存於低等世界的好機會;一個過著有價值生活且崇高思維的人,將投生在一個聖潔的世界。業的教義象徵宇宙正義的法則,只有業可以圓滿解釋生命顯然不公義之處。就像常常見到好人受苦,而無用的人享有好運,這兩種情形都是先前行為所造下的後果。

現在犯下一個惡行,
就像鮮乳般,不會馬上凝結;
業跟隨著愚痴的人,
就像灰燼底下悶燒的火焰。
只要惡行尚未成熟,造惡者也可以活得很好;
一旦惡業成熟,造惡者將運行不遂。
只要善行尚未成熟,造善者也會過得不順遂;
一旦善業成熟,造善者將可以過得很好。

那麼,何謂善與惡?這人類古老的問題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了明確的答案。惡,即是不善業,是任何滋養貪愛、渴望生存的東西;依著不善業,妄我(我的假象)及對妄我的執取導致投生不善趣,由此有了更多痛苦。

善,即善業,是減輕和究竟消除渴愛與妄我的一切。不善行為的三惡根,依其所有程度可分貪、瞋、痴。善行為的三善根是:不貪:出離、放捨、無欲、不執著、清淨。不瞋:仁慈、原諒、慈心、悲心。不痴:警覺、知識、了解、智慧。我們的行為「業」,是生命的指導及裁判者,它透露

一個方向且關係到一種判決。業是導致存有與再生的法則,不止物質世界,它適用於所有的實在。只要不被同等力量的相反業力所抵銷或減輕,每一個業就能產生最大且不可抗拒的影響。業力抵銷與補償的可能性存在每個時刻,因此也提供了解脫與自由的可能性。將可能變為事實,取決於我們自身。

第二聖諦簡要地說就是:苦不是「永久的判決」,它由某些條件所產生,因此最終也會消失。它並非透過人之外任何無從使力的對象的效應而生起;相反地,它由人自身內在的貪愛、對存有的渴望以及妄我而生起的。

3. 滅聖諦

息滅欲愛,
靜止有愛,
隨貪、瞋、痴的毀盡,而出離輪迴,
此即是苦的解脫,亦即最高的目標──涅槃。

事實上,我們所能談論的最高目標,只能藉由說「涅槃不是什麼」這些語辭來闡述。因為語言無法達到這種境界,它只能表達五蘊存在的世界,而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圓滿者已超越色、受、想、行、識的量度與認知。他就像大海般的深邃、無限與深不可測。

有些在某時候真正經驗到內心平靜、能隨心所欲的人,對涅槃的體驗可能也只有微弱的概念。難以用明確語辭描述的涅槃,卻可以在此生當下被體驗與證得,這就是所謂「現證涅槃」。證得聖果的人知道:「過去渴愛存在,是不善;現今渴愛不再,即是善。過去怨恨存在,是不善;現今怨恨不在,即是善。過去愚痴存在,是不善;現今愚痴不在,即是善。聖者以聖潔之心一生安住於寂靜與斷滅、清涼與喜悅。」(AN3:66,《增支部》第19 冊頁280)

生命的火焰平靜地燒到盡頭。當最後一生結束,聖者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不再有來生,不再執取五蘊。若說這是「毀滅」並不恰當,縱然不存在,亦不能論定它已被毀壞。生命出現卻又於下一刻消失的過程,只有斷除其因(例如渴愛)才可能達到最後的終結。「苦隨著一切息止而息止。」另一方面,把涅槃解釋成「永恆的存在」,將它視為未曾有、高貴的精神狀態,也同樣是不正確的。任何與精神、心、意識有關的一切,即使在最微細的狀態(色界、無色界),都仍在五蘊的範圍之內,因而不能屬於解脫。

這是平靜的,這是最崇高的,即所有業行息止、再生本質棄捨、渴愛消逝、捨、滅與涅槃。(AN 3:32,《增支部》第19 冊頁194)

無與倫比的安穩──不滅,是最崇高的寂靜。
了悟一切苦的止息,即是最崇高神聖的智慧。

4. 道聖諦

通往苦的止息、朝向最崇高寂靜涅槃的道路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

此途徑的八個階段不能以一個接一個的前後關係來了解,它們是統一的個體、有組織的整體。例如,正見為首,因它是一切善的基礎,每一個道德行為必須要有最低限度的正見。不過另一方面,最高層次的正見是修行圓滿的階段,完全體現八正道的結果:直接導向解脫的深刻、理性的智慧。

八正道通常被分為戒、定、慧三學,依此次第而達到究竟圓滿。正語、正業、正命,屬「戒」的部分;正精進、正念、正定,屬「定」的範疇;正見、正思惟,屬三學的「慧」。

(1)慧學

i. 「正見」在其最高意義上是指對四聖諦的了解。即使對佛陀教法不熟悉,也可能擁有某種程度的正見。例如道德行為,即使以錯誤的方式來解釋它,這也是以道德世界體制的認可為依據。就算一開始純粹是智性或直覺的理解,正見為首的原因:它提供了動力與刺激,往八正道起程。

佛陀的教法中,知見的重要性可由下面這段重要開示得知:

不要被道聽途說、傳統、傳說或流傳下來的聖典所引導;不要緣於推論或邏輯的推斷;不要因為先入之見、單純的可能性;也不要因為老師的權威。唯有當你們知道那些事是善的、有益的,是智者所讚歎的,且依之修持可以帶來幸福、快樂。那時,應該使那些成為你們自己的事,並奉行於生活中。(AN3:65,《增支部》第19 冊頁271)

ii.「正思惟」有出離思惟、無瞋思惟、無害思惟三種。當經常培養這些思惟方式,並一再於自身熟練、蘊釀,我們就能在適當的時候依彼而行。因此必須練習捨離,練習自在且自願地放棄自己的欲望。「放棄不屬於你的一切!這將會帶給你永遠的幸福與快樂!」對於無關、敵對或不友善者,我們也應該練習仁慈及善行。人必須對任何暴力心懷厭惡,並努力避免所有對別人的傷害。

出離思惟可以加強第一善根(無貪);無瞋思惟及無害思惟可以堅固第二善根(無瞋);這三種思惟可以削弱不善根(貪及瞋)。

(2)戒學

iii. 「正語」意指不說謊、不兩舌、不惡口及不空談。

iv. 「正業」意為不殺害、不不與取、不邪淫。

v. 「正命」是不從事傷害其他眾生的職業(例如販賣有生命的眾生、肉、酒、毒品與槍械等),也不從事屠夫、獵人、漁夫與僱佣兵等職業。

(3)定學

vi. 「正精進」包括四正勤,意指(a)藉由正確的感官抑制和自我控制,努力避免尚未出現的不善念生起;(b)努力速斷已生起的不善念;(c)努力讓尚未出現的善念成熟;(d)努力維持已生起的善念頭。

即使沒有系統地培育特殊定力,透過四正勤在各方面的自我訓練也能產生很大的價值與助益。

vii. 「正念」由四種心理活動(四念住satipatthana) 所組成。四念住在佛教的心智訓練裡擁有顯著的地位,此處無法詳說,其內容分別為: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正念是對身口意三業警覺、明了,因此正念對於任何內心的發展,猶如每日生活必需一般。它是道德淨化與內心專注(禪修)的基本工具,也是清楚了解實相的關鍵,苦緣此而得解脫。

viii. 「正定」,定是心穩定地專注於單一所緣上。當這所緣是崇高的、善的,尤其於追尋佛陀所教導的解脫目標有所助益時,就是在修習正定。心的寧靜與愈來愈深入洞澈所緣的能力,是定力更進一步的特徵與成果。就這點意義而言,正定為成功邁向正道的必要條件。

正定在狹義上和禪修領域有關,尤指四種禪定(jhana)。這些特別強而有力的禪定狀態,伴隨著不可思議的清淨與莊嚴樂受。在這樣的禪定中,思維與見解、身心的苦與樂都逐漸消融,直到第四禪唯獨獲得捨心寂靜。不過,這些禪定境界是短暫的,它們有助於解脫痛苦的練習,但並非絕對必要。另一方面如前所提,正定是修道的必要條件;唯有透過正定,才有可能發展深刻透徹的知見,永遠摧毀所有存在的束縛。

佛陀所徹底證悟的八正道,令人可以覺知,產生和平、洞察力,趨向覺悟、涅槃。

佛陀已經發現、建立與開示了一條未曾被發現的道路;他經歷這條路,他通曉這條路,他是這條路的導師。

然而,路要跟著走才有用。倘若我們想逃離世間苦的火宅,只有讚歎或談說這條可以趨向自由之路是沒有用的。必須下定決心跟隨它,必須親身走去,沒有人能代替。這是佛陀之所以說「我能為你們做的就是指出圓滿者的道途」的原因。

這條路漫長而且一點也不容易,但當攸關痛苦能否徹底解脫時,怎麼可能太長或太困難呢?一旦真正觀察這水深火熱世界所有可怕的可能,將明白最終依舊別無選擇,唯有現在開始走這條路,就在當下。從步伐邁出的剎那,我們也將開始體驗這趟旅途的美好,看到每一個成功的腳步如何化為喜悅與活力的源頭,讓下一個腳步更加從容。

同時,這條路並非只提供給隱士或比丘們,任何生存在這世間的人依然能夠大大地實踐它。是的,這條具有更純淨道德的道途將帶來現世的安樂,一位已經如實知見的修行者卻不會為此所誤導而停止進一步的努力。在戒定慧三學中,必須先克服內心主要的障礙,清除最嚴重的染污,才能進一步跨向更光明的未來。追隨佛陀明確的指導必定會成功。

已經很多人證得涅槃,
當今明智地努力著、無懼地堅持著的行者
仍能證得它:
唯有斷除「妄我」假象者,才能獲得勝利。

(慈覺賢部落格)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28 21:1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