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貪,是對於喜好的偏執,
即對事物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
嗔,是對自己討厭對象排斥抗拒,
因厭惡跟嫉妒產生的嗔恨,
也有因得不到產生的嗔恨。
痴,是愚癡,如不明事理,
不知因果法則,不了解無常,
苦空及解脫之道,而戒、定、慧,
是對治貪嗔癡的方法。
“佛是一炷香,人是一句話。”
說話要留口德,不出口傷人,
開口譏誚人,不惟喪身,亦足喪德。
行事的之惡,莫大於苛刻,
心術若不正,莫大於陰險,
言語的之惡,莫大於造誣,
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
傷人之言甚於刀劍,
語言切勿刺入骨髓,
戲謔切勿中人心病。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
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好。
善心,點亮心燈,
慧心,使心燈長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
覺慧的人,往往可以化險為夷。
佛說“諸行無常”,
而我們卻常誤認為日子
可以永遠平靜地過下去,
直到災難與變故突如其來。
總以為自己擁有的不夠,
直到有一天真正一無所有,
才會珍惜身邊的一切。
生命無常,倏忽不再,
人生最等不得的是行善積德,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