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5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96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新北-潮江寺(福德祠)】
靠河運而發達的新莊,早年對外交通以河岸對渡為主。鄰近新莊的上、下渡口商業發達,各族群的主要信仰寺廟也鄰近渡口而創建,例如︰新莊街三大廟慈祐宮、廣福宮、武聖廟。正因商業繁榮,也引起盜匪覬覦。為了防制匪徒侵襲,所以當年鄰近渡口之處創設瞭望臺,臺下一樓則為碼頭工人的休息處,此棟二層樓建築即為潮江寺的前身。
相傳有民眾在河中撿到狀似觀世音菩薩的石頭供奉於二樓,所以命名為潮江寺,後來也將原座落於瞭望臺旁的土地公廟移到一樓供奉,形成目前所見一樓福德祠、二樓潮江寺的格局。
清乾隆年間之林爽文事件,清咸豐年間的漳泉械鬥,以泉州人為主體的新莊被戰火波及。新莊亦因為商業繁榮,引起盜匪覬覦,清嘉慶九年(1804)著名的海盜蔡牽,從滬尾登陸,沿淡水河攻擊新莊,這類的盜匪侵擾,讓新莊的客商與居民不勝其擾。
這樣的防禦思想下,在交通渡口要地設立瞭望臺警戒,潮江寺當年即在此思維下,於上渡口附近構築起來。因為鄰近新莊廟街的米市巷,當年港口有大量的勞力需求,演變成樓上為瞭望臺,樓下為工人休息之工寮,當地人舊稱為「草厝仔間」,可見證這段過往。後來瘟疫橫行,林口人士蔡盛,於河面上撿到形似觀世音菩薩的石頭,粗雕為觀音神像入祀瞭望臺二樓,當地人募款修建為潮江寺,而瞭望臺附近的福德祠也一併入祀,然而土地公與觀世音入祀的順序,目前眾說紛紜,已不可考。
潮江寺(福德祠)
新北市新莊區碧江街47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