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9-5
- 最後登錄
- 2024-11-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87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
大家都知道吃藥若有過敏反應要立刻停止服藥,但你可能不太清楚過敏反應是什麼,像是口腔潰瘍、發燒、喉嚨痛等都可能是過敏,若沒有意識到而盡速就醫,可能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在短時間內死亡,或是一種慢吞吞卻可怕的疾病: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會造成嚴重的黏膜潰瘍,可影響眼結膜、口腔、氣管、腸胃道等處。
衛福部:國人對藥物過敏的認知不足,不知道過敏症狀很多元
因為醫護人員的慎重提醒,藥物會造成過敏應是人人皆知,但人們對藥物過敏的認知可能不是那麼清楚。衛福部曾委託藥害救濟基金會進行民調,民調顯示8成民眾知道皮膚紅疹可能是藥物過敏徵兆,但對黏膜症狀的認知還不足,且有7成民眾以為藥物過敏一定會立刻發生。 (編輯推薦:脖子突長紅疹竟是癌症轉移!這些皮膚異狀可不只是濕疹)
衛福部衛教資訊指出,藥物過敏有6大症狀,分別為:
「疹」–皮膚紅疹、搔癢或水泡
「破」–口腔潰瘍
「痛」–喉嚨痛
「紅」–眼睛不適(紅腫、灼熱)
「腫」–眼睛、嘴唇腫
「燒」–發燒
衛福部提醒:
用藥後除了觀察皮膚紅疹情形,也須留意眼睛、喉嚨、口腔等黏膜是否受損。
若服用藥品為初次使用,或是曾造成不適,需特別注意。
出現藥物過敏早期症狀時,應立即回診並告知用藥史。
過敏反應會在24小時內發生,也可能延遲2、3個月才出現。
若發生心悸、呼吸困難,或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噁心、黃疸、茶色尿等症狀,皆可能是嚴重不良反應的前兆,應立即停藥並攜帶藥品就醫。
服藥後發燒、喉嚨痛可能是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可致失明、死亡如上所述,藥物過敏不一定會快速反映出來,有些藥物造成的過敏反應是慢慢發生的,且後果可能非常嚴重。根據長庚醫院皮膚科衛教資料,有一種發生在身體皮膚與黏膜組織上的發炎反應,稱為「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會造成5~10%的死亡率。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發生的前3天,多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等症狀,接著出現黏膜上的病灶,以及皮膚病變,當壞死的表皮與底下的真皮分離,會形成易破的水泡,若造成「毒性表皮壞死」,90%的病人會出現多重性黏膜潰瘍,病灶會發生在眼結膜、口腔、生殖器黏膜,甚至出現在氣管、支氣管與腸胃道,嚴重的話黏膜潰瘍病變會導致患者無法進食、肺部阻塞、失明等情形,甚至死亡。
快速致死的藥物過敏性休克,70歲以上是高危險群
如果是反應很快的藥物過敏,可能會導致休克。林口長庚醫院曾發布研究,顯示台灣每年約有300名過敏性休克案例,其中高達8成是藥物導致的;過敏性休克常會引起一連串的異常生理反應,常見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的腫脹等,且發病速度極快,通常在數分鐘至半小時之內發生,如果當下沒有進行適當的醫療照顧,會有致命風險。
大於50歲的人是藥物過敏性休克的高危險群,尤其是70~79歲的年齡層發生的比率最高,所以高齡者服藥時要特別注意身體的反應。
衛福部提醒,高齡者通常罹患許多慢性疾病,用藥種類繁多,是用藥問題的高危險群,尤其70歲以上的人對藥袋標示的過敏症狀的認知度偏低,服用藥物時又更危險。食藥署建議醫務人員可善用圖示化的「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與高齡者溝通,加強用藥前的衛教,高齡服藥者也能多加善用自我檢視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