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修煉──人身五性修身層次指迷
道教經典《洞神監乾經》載天老曰:人生於陰陽,長於元炁,未必盡備感五常之性,得之者十未有一也。感其火者明,感其金者剛,感其水者清,感其木者王,感其土者仁,不感者亡。故天地五行,五五二十五行。人生感得其一者,可壽一百年;感得二者,可壽一百二十年;感得其三者,可壽一百三十年;感得其四者,可修術,壽一百四十年;感得其五者,可為小道,可壽二百年;感得其六者,可為大道,壽無訾;感得其七者,可知鬼靈之心; 感得其八者,通明神意;感得其九者,通神祇;感得其十者,知聰明;感得十一者,終身無患;感得十二者,應其天心;感得十三者,五嶽來朝;感得十四者,得二十八宿護己;感得十五者,致得玉女;感得十六者,得為聖人;感得十七者,致得西王母;感得十八者,致得東王父;感得十九者,召得太一;感得二十者,召得北君;感得二十一者,召得仙人;感得二十二者,身與天地俱;感得二十三者,神女來配;感得二十四者,與天帝交;感得二十五者,與上皇為友。
陰符經中有雲: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包含此義。此文主要是指出了修性的層次,有些道人修煉到一定程度後,要雲遊天下,要四處體煉紅塵,其實這都屬於性功的範圍,所謂明心見性,這種見的性往往是單一的性,而性內包含是較複雜的,但這些複雜總的來說也不過是二十五中變化相雜而成,如果能把這些一一辨清認明了,每多感應一種,則己身的境界層次便會得到提高。
人身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火性明,金性剛,水性清,木性王,土性仁,此五性相配生成二十五種變化,人如果能感應其中之一,能得壽一百年,能感得其二,能得一百二十年,感應如果達到五種,則可以得壽二百年。一般人在五性相雜成的二十五種性中,總多或或少感應其中一種,所以多是能壽一百年,再加上後天七情六欲的干擾變化,五性不純,結果導致壽元往往不足百歲。
如果能感應其中六種,往往就能得大道,不存在壽元的問題了,如果能感知到七種,能通鬼,感知八種,能直接與神明溝通,得十種,則能得到大智慧。
如果能感應到十一種,那麼終身不會有大的災難了。
能感應到十二種 ,能感應到天心。
感應到十三種,則五嶽可來朝。
感應到十四種,二十八宿也會來護佑自己
感應到十五種,則能得六丁玉女之助
感應到十六者,便能成為聖人了。
感應到十七種,能見到西王母。
感應到十八種,能見到東王父。
感應到十九種,可以召得太一。
感應到二十種, 能召到北君。
感應到二十一種,能召來仙人。
感應到二十二種,身與天地便合一了。
感應到二十三種,便會有神女前來。
感應到二十四種,能與天帝相交。
感應到二十五種,便能與上皇為友。
由五性組成的二十五種性,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但是大多數人因為自身命理的緣故,通常並不知曉這二十五種是每個人都俱有的,因為八字命理不同,所感應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人往往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做事行為方式。
修心養性,實際上修的就是自身之性,三教之中種種修性法六,實際上都是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而這種身心的完美很多人沒有目標,在佛家認為,一切皆是空幻,看破了自然就能放下,而在儒家,是試圖以道德人倫回歸明瞭天性,講究的是正氣凜然,道家則是要清靜無為,自然而然,無論哪一種手段,實際上最終都跟天老所說的一樣,人性中二十五種,一一感應,不受其所迷,性功就自然能上去了。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