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tealaweses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三國第一軍師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21
發表於 2007-6-2 23:53:21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認為啦三國第一軍師我還是比較傾向把這個榮譽頒給曹操的軍師  郭嘉豫州穎川陽翟人
他是曹操眾多軍師中最為信賴的一人
且具有識人及遠見這是曹操眾多智囊團中所無法匹敵的
至少在司馬仲達出仕前
若不是再他死前所留的一個計策
袁氏兄弟就有可能東山再起
若不是他或許曹操的歷史就要改觀了
在赤壁大戰中
戰敗的曹孟德曾曰
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大失
言下之義曹操對他其他謀士的重用
遠遠不及一個郭奉孝
已有 2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神采飛揚 -1 -2 回覆文章時,複製或引用別人的回覆! 複 ...
無筵 0 經舉報,此文章複製#3回覆,加分扣回,此 ...

總評分: 威望 -1  SOGO幣 -2   查看全部評分

智天使(八級)

阿魯巴軍-軍事達人(唯我獨尊)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2
發表於 2007-6-3 00:02:46 |只看該作者

本人還是推崇他!

三國蜀漢 諸葛亮(181∼234)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少年時父母雙亡,逐隨叔父避亂荊州,隱居於南陽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女為妻。

劉備屯兵新野時,徐庶為幕僚,向劉推薦諸葛亮。劉備三訪其廬,諸葛亮才與其相見,並立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即佔據荊、益二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天下的建議。深得劉備的讚賞,自此成了劉備主要輔佐。後助劉備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曹丕代漢為帝後,劉備也稱帝,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章武三年(223)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谷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谷(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分行丞相之職。

  建興六年(228)冬,魏軍三路攻吳,關中空虛。諸葛亮再次率軍北伐。蜀軍此次出大散關,圍攻陳倉二十餘日不下,糧盡而退。建興七年(229),諸葛亮第三次率軍北伐。蜀軍西向,取魏武都、陰平二郡而回。諸葛亮復任丞相。

  在這一時期,諸葛亮與李嚴的矛盾為引人關注的焦點。本來,他們兩人同受劉備託孤,共為輔臣。直到建興四年(226),兩人關係還比較好,諸葛亮在與孟達的信中環稱讚李嚴。但不久,李嚴寫信給諸葛亮,建議利用掌握朝政大權的便利,像曹操那樣進爵封王,接受「九錫」,這樣他也能撈到若干好處。諸葛亮對此非常生氣,在回信中狠狠批評了李嚴一通。不久,諸葛亮在即將伐魏前,調李嚴帶他所轄的二萬軍隊來鎮守漢中。李嚴卻討價還價,要諸葛亮從益州東部劃出五郡設立江州,讓他當江州刺史,致使調動未成。諸葛亮以大局為重,也就妥協了;建興七年,陳震在出使東吳前,專門找諸葛亮匯報李嚴的巧詐問題,特別談到李嚴早年在家鄉為官時的一些劣跡,但沒引起諸葛亮的足夠重視。建興八年(230),曹軍欲三路攻蜀,諸葛亮再次要李嚴帶二萬軍隊到漢中坐鎮,李嚴又討價還價。諸葛亮即做讓步,任命其子為江州都督督軍,接替李嚴調走後的工作,李嚴這才執行調動命令。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嚴在漢中負責後勤供應,李嚴未及時籌集到糧草,便寫信給諸葛亮說皇上命令退兵。諸葛亮退軍後,他又欺騙朝廷說此次退兵是為了誘敵。當諸葛亮回來後,他又故作驚問:「軍糧已經夠用,為何突然退兵?」於是,諸葛亮在上朝時拿出李嚴的書信為據,與許多將士一道簽名上表,彈劾李嚴,將他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軍出斜谷,據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與東吳約好同時攻魏。但東吳遲遲不發兵,迄至五月,孫權才派陸遜、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漢囗),進攻襄陽,孫權自己則率大軍圍合肥新城。對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敗東吳。他親率水軍東征,讓西守的司馬懿堅守不戰,讓蜀軍糧盡自退。但當孫權得知魏主的意圖後,認為己方成了主戰場,吃了虧,即令全線撤軍。在西線。諸葛亮鑑於以往的教訓,分兵屯田,打算久駐。這年八月,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於前線,時年五十四歲。蜀軍全線撤軍。諸葛亮在生前留下遺囑:「葬於漢中定軍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個墳,墳坑可裝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隨葬器物。」

  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


本人相當喜愛他寫的出師表喔^^

諸葛亮-出師表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後出師表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無筵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神奇寶貝家族☆編號:925號寶貝→【DarkRobert】(Blue x Rabbit)報到

智天使(八級)

阿魯巴軍-軍事達人(唯我獨尊)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3
發表於 2007-6-3 00:10:12 |只看該作者

順便介紹這個人吧-荀彧

東漢末年群雄曹操麾下非常重要之謀士~當時大多計策都來於他!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群雄曹操麾下重要謀士。


生平
荀彧出身官宦世家,年輕就展露才能,免於譏議。南陽名士何顒曾經讚其為「王佐之才」。189年,舉為孝廉,再遷亢父令(音「剛甫」)。董卓入長安時期,預測到家鄉潁川必會受攻擊,勸村人搬走,但村人不聽,荀彧惟有棄官與家人搬到冀州,後來潁川果然受到董卓軍屠殺。

漢末諸侯割據,他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於191年投奔東郡太守曹操,曹操視他為張良,任為奮武司馬,一年後再為鎮東司馬。194年,當曹操征陶謙時,陳宮與張邈背叛曹操,迎接呂布。當時荀彧守鄄城(鄄,音「倦」,juanˋ),郭貢率數萬兵來到城下,郭貢求見,荀彧親自出城見面,夏侯惇雖勸阻,但荀彧認為郭貢口和心不和,果然成功令郭貢撤走。荀彧便與程昱、夏侯惇力保三城,令曹操有能力反攻呂布。

196年8月,荀彧提出迎漢獻帝到許昌,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大增。不久就任侍中,守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多次提出計謀,也舉薦了荀攸、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謀士,建立起一個陣容強大的智囊團,成為曹操集團中重要謀士。其間勸阻了曹操北伐袁紹,認為應先討伐呂布,曹操遵從。官渡之戰前,孔融曾對荀彧表示擔心袁紹勢強,但荀彧一一分析袁紹君臣之錯,後來正如他所預料。

200年,在曹、袁對峙於官渡,曹操因缺糧而想撤退,但荀彧以一信令曹操下定決心,最終擊敗袁紹。被封為萬歲亭侯,食邑一千戶。其間勸止曹操南征劉表、復置九州之事。212年,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但荀彧仍忠於漢室,站在獻帝的立場,所以提出反對。

曹操雖然口頭答應不作魏公,但心頭不忿,而且之前荀彧曾從伏完手中收過漢獻帝抱怨曹操誅殺董承的信,曹操對荀彧已經不悅。正好曹操南征孫權,派荀彧到譙犒軍,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在途中至壽春憂鬱而死。另有一說曹操送來一個空盒,荀彧知道是要他自殺,於是服藥。時年五十,諡為敬侯。第二年,曹操升任魏公。


特徵
典略中形容荀彧擁有「為人偉美」,而潘勗為荀彧立碑文寫遁「瑰姿奇表」,更被狂士禰衡說荀彧「文若可借面弔喪」,其意為荀彧有美貌,可以用來弔喪,其人可見是一美男子。

他對忠於漢室,早年支持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令漢獻帝受到保護,後來又反對曹操進為魏公,而為保漢室。但就因如此,與曹操理念背離。


評價
三國誌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裴松之評曰:「世之論者,多譏彧協規魏氏,以傾漢祚;君臣易位,實彧之由。雖晚節立異,無救運移;功既違義,識亦疚焉。陳氏此評,蓋亦同乎世識。臣松之以為斯言之作,誠未得其遠大者也。彧豈不知魏武之志氣,非衰漢之貞臣哉?良以於時王道既微,橫流已極,雄豪虎視,人懷異心,不有撥亂之資,仗順之略,則漢室之亡忽諸,黔首之類殄矣。夫欲翼讚時英,一匡屯運,非斯人之與而誰與哉?是故經綸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動於嶮中,至於大亨,蒼生蒙舟航之接,劉宗延二紀之祚,豈非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乎?及至霸業既隆,翦漢跡著,然後亡身殉節,以申素情,全大正於當年,布誠心於百代,可謂任重道遠,志行義立。謂之未充,其殆誣歟!」

何顒:「王佐才也。」

曹操:「吾之子房也。」、「與君共事已來,立朝廷,君之相為匡弼,君之相為舉人,君之相為建計,君之相為密謀,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戰也,原君勿讓。」、「君之策謀,非但所表二事。前後謙沖,欲慕魯連先生乎?此聖人達節者所不貴也。昔介子推有言『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君密謀安眾,光顯於孤者以百數乎!以二事相還而復辭之,何取謙亮之多邪!」

曹操表荀彧:「臣聞慮為功首,謀為賞本,野績不越廟堂,戰多不踰國勳。是故典阜之錫,不後營丘,蕭何之土,先於平陽。珍策重計,古今所尚。侍中守尚書令彧,積德累行,少長無悔,遭世紛擾,懷忠念治。臣自始舉義兵,周游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用披浮雲,顯光日月。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銳,以撫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勳。」、 「昔袁紹侵入郊甸,戰於官渡。時兵少糧盡,圖欲還許,書與彧議,彧不聽臣。建宜住之便,恢進討之規,更起臣心,易其愚慮,遂摧大逆,覆取其眾。此彧睹勝敗之機,略不世出也。及紹破敗,臣糧亦盡,以為河北未易圖也,欲南討劉表。彧復止臣,陳其得失,臣用反旆,遂吞凶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於官渡,紹必鼓行而前,有傾覆之形,無克捷之勢。後若南征,委棄兗、豫,利既難要,將失本據。彧之二策,以亡為存,以禍致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是以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古人尚帷幄之規,下攻拔之捷。前所賞錄,未副彧巍巍之勛,乞重平議,疇其戶邑。」

後漢書論曰:「自遷帝西京,山東騰沸,天下之命倒縣矣。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氏。察其定舉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國艱,豈雲因亂假義,以就違正之謀乎?誠仁為己任,期紓民於倉卒也。及阻董昭之議,以致非命,豈數也夫!世言荀君者,通塞或過矣。常以為中賢以下,道無求備,智筭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夫以衛賜之賢,一說而斃兩國。彼非薄於仁而欲之,蓋有全必有喪也,斯又功之不兼者也。方時運之屯邅,非雄才無以濟其溺,功高埶彊,則皇器自移矣。此又時之不可並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以成仁之義也。」

後漢書贊曰:「公業稱豪,駿聲升騰。權詭時偪,揮金僚朋。北海天逸,音情頓挫。越俗易驚,孤音少和。直轡安歸,高謀誰佐?彧之有弼,誠感國疾。功申運改,跡疑心一。」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無筵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神奇寶貝家族☆編號:925號寶貝→【DarkRobert】(Blue x Rabbit)報到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4
發表於 2007-6-3 00:14:13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覺得是郭嘉吧...
要是沒有他獨排眾議...可能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可能玩不起來了吧
要是官渡沒有打贏....
那麼曹魏根基的建立可能還要再等許多年喔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無筵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智天使(八級)

阿魯巴軍-軍事達人(唯我獨尊)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5
發表於 2007-6-3 01:44:57 |只看該作者

看來各位真的很喜愛郭嘉~那也介紹一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市),本屬於東漢末年群雄袁紹麾下,後成為曹操麾下重要謀士,任司空軍祭酒,封洧陽亭侯,死後諡為貞侯。

生平
弱冠隱居
郭嘉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197年,郭嘉二十七歲時,被辟為司徒府,投於袁紹帳下,但認為袁紹沒有決斷力及用人之才,難成大事,便離開袁紹。後郭嘉得曹操謀士荀彧的推薦,代替早逝的戲志才,曹操與郭嘉討論天下大事後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令我成就大業的人,必定是這個人。)」而郭嘉出門後,亦高興的說:「真吾主也。(真是我的君主。)」便被表為司空軍祭酒。


出謀獻策
劉備被呂布襲擊,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便問郭嘉有何意見,郭嘉認為:「有是。然公提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誠仗信以招俊傑,猶懼其未也。今備有英雄名,以窮歸己而害之,是以害賢為名,則智士將自疑,回心擇主,公誰與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的確。但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出誠信用以招攬英雄俊傑,但仍未做到。現今劉備有英雄名聲,他在窮途末路時投靠我們而我們將他殺害,這是殺害賢士的惡名,那智者、將士都會自疑,再次想選擇誰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誰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安危的選擇,不可以不察覺!)」曹操亦有感於此,便不殺劉備。

不過,郭嘉亦認為劉備有萬人敵關羽、張飛跟隨,而劉備得人心,不會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諫「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古人有說:『一日放縱敵人,便成數世的禍患。』,宜早些建立恰當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軟禁劉備,但曹操卻不接納軟禁劉備的計謀,為了使他心服於自己,反而對劉備更親近。196年,曹操東征呂布,呂布固守城池,曹軍疲乏,曹操有意退兵,但郭嘉與荀攸都認為呂布必敗,建議用水計強攻,果然攻克呂布。不久,劉備藉攻打袁術而離開曹操,程昱、郭嘉曾再勸阻曹操:「放備,變作矣!(放走劉備,會生變數了!)」但當時劉備已走,而且果然奪了下邳,對抗曹操,曹操大嘆不應放走劉備,便決定與袁紹開戰前,先東征劉備,眾將領都擔心袁紹會南下,但曹操不認同,郭嘉亦認為先東征較為務實。最後曹軍遂大破劉備,解決了東邊的問題。


算盡袁家
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勢力不及袁紹,郭嘉與荀彧便分析出曹袁間的十勝十敗,令曹操信心大增。開戰後,兩軍於官渡對峙,江東之主孫策有意北上,攻擊曹操根據地許都,曹營眾人皆感恐懼,但郭嘉研判孫策喜歡輕騎單出,必為刺客所害。果然,孫策在一次狩獵中被仇敵許貢的食客所殺。

200年,曹操大敗袁紹。不久袁紹死去,曹操出兵討伐袁紹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節節勝利,眾人都認為應該乘勝追擊,唯獨郭嘉則認為應退兵,令其自相殘殺,曹操從計,南擊劉備。袁譚、袁尚果因爭奪冀州而開戰。可是袁譚為袁尚所敗,出走平原,並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便進攻鄴城,將袁尚趕向北走。不久曹軍又擊敗袁譚,平定冀州。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曹操繼續北上,討伐袁尚及外族烏桓,曹營中都怕荊州的劉表會派劉備偷擊許都,但郭嘉又認為劉表與劉備實是不和,所以應盡快解決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貴神速,宜留輜重,輕騎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敵軍,斬殺蹋頓,一路追殺袁尚。袁熙、袁尚前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公孫康將他們殺死,表示歸附曹操,曹操成功統一北方。


惜哉奉孝
當曹操自柳城北還時,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擔心,不斷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術,死時三十八歲。曹操到其喪禮時,大感哀痛,對荀攸等說:「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各位年紀都是我的一輩,唯獨奉孝最幼少。當天下定了後,想囑託他後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諡郭嘉為貞侯。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大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後也經常懷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奐於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特徵
郭嘉體弱多病,行為不太檢點,就算被陳群檢舉,但仍不作改變,不過曹操愛惜郭嘉的才能而不加責備。看其弱冠後隱居,可見他喜愛不受拘束。此外他有遠見,對他人的心理與性格都能推測清楚,如劉表、劉備、孫策、袁紹、袁譚、袁尚等都被其推測過,極其準確,又能精確的表達事情,曹操也大讚他「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評價
三國誌評曰:「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擒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踰越險塞,盪定烏桓,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勳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並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曹操書信給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云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神奇寶貝家族☆編號:925號寶貝→【DarkRobert】(Blue x Rabbit)報到

Rank: 4

狀態︰ 離線
26
發表於 2007-6-5 01:27:03 |只看該作者
時勢造英雄 英雄造時勢
沒有所謂的第一
因為 沒法在相同的時間點做比較
所以啦 歷史總是給人無限的遺憾
真要爭第一成長型的人物 小弟覺得 黑面張飛才是厲害
從醉失徐州到義釋嚴顏到後來ㄉ智取張郃
他的轉變 才是映證了 人經過學習過去教訓
改變自己 最明顯的例子 小小意見 分享一下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無筵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木華黎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27
發表於 2007-6-5 02:49:0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4

狀態︰ 離線
28
發表於 2007-6-13 00:21:02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投司馬懿一票...(眾人痛毆><)
心得是:
他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當時三分天下
如果沒有司馬懿
曹丕 位子會做不穩的
想看看:諸葛亮是多麼厲害的軍師
卻也只能在五丈原 結束了他的一生

還有:... 馬良之子~忘記了><
諸葛亮叫他駐守
探仔告司馬
司馬: 大笑 此人只能紙上談兵   (不用打就知道結果><  真的是很了解對方)
果真 蜀軍大敗
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都非常的有成就
他的孫子 司馬炎 最後不是統一三國~晉
還有 有一次 曹丕誤聽 (離間計)
叫司馬去守西涼 不久 蜀兵進軍長安
嚇的曹丕 只得趕快宣回司馬懿

所以我個人覺得 魏國沒司馬懿
統一三國的會是劉禪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DarkRobert + 4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29
發表於 2007-6-13 08:04:13 |只看該作者
司馬懿無論是文官或是指揮大軍的統帥都相當稱職,諸葛亮在世期間不斷北伐但頂多只能以戰術性勝利(尤其是第一次北伐,但當時司馬懿因讒言遭貶回鄉)的成就來保持主動狀態,等到街亭一役失敗之後後面幾次北伐在司馬懿的指揮之下魏國始終可以保持戰略性的優勢,等到諸葛亮一過世,其後繼者對於政務軍務的掌控能力就不能像他在位時表現的那麼傑出,蜀國的國力慢慢走向衰敗,司馬懿就集中精力來擊破始終在遼東地區虎視眈眈的公孫淵以及消滅曹爽兄弟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可能有人會想跟諸葛亮匡服幼主忠君不貳的行為比較起來,司馬懿就沒有那麼偉大,誠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最高境界,但是司馬懿在世時仍然能夠盡人臣之本分,死的時候也以魏臣的身分而終,對於亂世當中的權力者而言能夠身居高位而善終相信如果沒有一點本事應該也很難做到的吧!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DarkRobert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30
發表於 2007-6-13 09:51:21 |只看該作者
呵呵...諸葛多至近乎妖.這是近代給予孔明的評論.不過.小弟確實推崇諸葛軍師
其謀略.經營.不論軍事.經濟.外交.政治.均有其獨到之處.為全方位的軍師.並不是單純
軍事謀略而已.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3 14:2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