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樹林十三公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1-14 01:14: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阿良車輪餅 於 2022-11-14 01:20 編輯

樹林十三公


   本次介紹的地點是位於樹林俊英街與樹新路口的「乙未抗日先烈樹林十三公之墓」。




        甲午戰爭,日本戰勝了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世界第三」之北洋水師(亦有說世界第七),清廷被迫簽下馬關條約,台灣成了條約下的犧牲品。

        次年,日本派軍隊來進行接收工作,然台灣人民豈肯做亡國之奴,各地義軍蜂起,給日軍的接收工作帶來不少困難,總計日軍接收台灣,共犧牲兩萬餘人,證明台灣人絕非易與之輩。


        乙未年之閏五月二十一日,日軍欲以鐵路運送軍糧南下往新竹,不料在樹林埤角火車站遭我英勇義軍襲擊,鐵路線被毀,軍糧遭奪,日軍敗走。

        六月一日,天尚未亮,日軍自台北城派兵增援,在樹林焚燒村落,當時樹林義軍先鋒隊伍駐紮於汴頭營,遭日軍奇襲,敵眾我寡,義軍潰敗,不幸戰死者十三人,姓名可考者有楊烏龍(烏疑黑之訛寫)、陳樟、廖井、鐘潭、廖金東、大再金(大疑戴之訛音)、許姑、王吉;僅姓可考者有陳某一人;餘四人則姓名不詳。


        後百姓將十三人之屍骸收埋,共葬一穴,稱為抗日十三公。光復後加以整修,並豎立紀念碑,俾便臺灣人民永懷英烈千秋。

        目前該地為一小公園,稱為十三公園,除了墓穴、福德正神神龕、天公爐、供桌、解說牌、紀念碑兩方等物外,尚有一籃球場和羽球場,羽球場有時可見外勞在踢籐球。


        乙未抗日先烈樹林十三公之墓造型簡單樸素,下書「精神不死」,墓穴以人造石封土,形狀類似兩個圓盤堆疊在一起。墓之龍邊設立福德正神神龕,兼具有「后土」之功能,紀念碑則教育民眾,使之了解烈士們的抗日史蹟。


        紀念碑共有大小兩方,小紀念碑置於墓穴旁,1949年立,大紀念碑在福德正神神龕左前方,上面有青天白日國徽,為1955年十三公成仁六十週年所立,撰寫人是曾參與乙未抗日活動,後擔任省議員之黃純青。

        樹林市公所緬懷先烈事蹟,訂於每年農曆六月一日十三公成仁這一天,舉行祭祀


        公園外有一座橋,名為十三公橋,附近的車站站牌也以十三公為站名,店家亦有以十三公為店號者。十三公的事蹟,被當地居民用這些方式保存了下來,其典型將永遠留名在台灣史冊上。

後記

樹林十三公已經在2008年9月16日因其墓園具墓制及民俗意義,具有地方文史價值,被列為縣定古蹟。現名「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樂風的民藝筆記)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05: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