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81|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 美國核聚變獲重大突破 人類終摘得清潔能源「聖杯」?<<<狼又來了?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2-15 06:48: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文最後由 taf_jsc 於 2022-12-15 06:58 編輯

美國核聚變獲重大突破 人類終摘得清潔能源「聖杯」?撰文:藺思含出版:2022-12-14 17:30更新:2022-12-14 17:36

美國能源部於本周二(13日)宣佈,在核聚變相關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經過世界各地一眾科學家逾半個世紀的研究,該項由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進行的核聚變實驗,首次在可控實驗室條件下實現了能量淨增,這意味着人類有可能在「零碳」能源上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核聚變(nuclear fusion)是使兩個較輕原子核接受攝氏1億度或以上的極端高溫,從而聚合成一個更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然而,這個過程會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核聚變實驗的難度一直都是如何讓釋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並實現持續性能量輸出。此次實驗的結果,便是首次在可控實驗室條件下實現能量淨增加。

核聚變長期以來被視為一項最有潛力實現廉價、且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的技術,它既不依賴化石燃料、也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亦不會像目前世界各地的核電站一樣產生放射性污染,故被稱為清潔能源的「聖杯」(holy grail)。

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前首席能源技術專家Lawrence Livermore指出:「與煤不同,產生聚變能只需要少量的氫。而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東西,它就存在於水中。因此產生這種能量的物質近乎無限,而且是清潔的。」

一杯水中的氘(Deuterium)再加上一點氚(Tritium),兩者是一般用於進行核聚變反應的兩個氫的同位素,也被稱為「重氫」和「超重氫」,就可以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能量需求;幾克的氘和氚則可以產生一萬億焦耳的能量,相當於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一個人60年所需要的能量。

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此次實驗結果為「21世紀最引人矚目的科學壯舉」。美國國家核安全局局長Jill Hruby則稱:「我們已經向一種可以徹底改變世界的清潔能源邁出了最初的一步。」

製造核聚變=人造「小太陽」?

目前,世界各地的核電站皆利用核裂變(nuclear fission)來進行發電,這一過程與核聚變恰恰相反,是將重原子分裂,但其產生的能量卻只有核聚變反應的四分之一。

然而,聚合兩種同位素遠沒有聽上去那麼簡單。在自然界中,太陽及其他所有的恆星都是由核聚變反應提供能量,但這些恆星上存在的自然條件卻很難在地球上複製。這也是為什麼核聚變工程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參與反應的兩種原子核之間存在着一種電排斥力(Electric repulsion)形成的「庫倫勢壘」(Coulomb barrier,即是兩個原子核要接近至可以進行核聚變所需要克服的靜電能量壁壘),為了在人造的太陽上實現聚變,需要製造超過攝氏1,000萬度的極高溫度條件、使原子核相互碰撞,從而克服相互間的電排斥力,並最終實現聚變。要做到這一點,眾多原子核必須被約束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之內,以增加碰撞的機會。在太陽中,其巨大的引力所產生的極端壓力為核聚變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在耗資39億美元(約303億港元)打造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們採用了一種慣性約束聚變的方法,通過從四面八方向一個非常微小的柱形燃料丸發射192道激光,將其內的燃料加熱到超過攝氏300萬度,引發內爆並產生瞬間的高溫和高壓。聚變燃料瞬時被壓縮,密度達到極限值,溫度也進一步升高,從而令氘和氚的原子核聚合形成氦和巨大能量。

在12月5日進行的實驗中,反應產生了約3.15兆焦耳的能量,約為激光器中輸入能量的150%。

商業化運行仍需數十年

是次實驗所得的能量淨增是關鍵的一步,但其商業化的應用還需要將確保能源輸出可以長時間持續,才能夠實現為全球的電網輸電。而這將會是科學界下一個重大的挑戰。

目前,加州實驗室所產生的能源規模仍然遠不足以運營一個發電站,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慣性核聚變研究中心主任Jeremy Chittenden對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表示,此次實驗中產生的能源「大約是煮沸10壺水所需要的能量。為了把它變成一個發電站,我們需要大大增加在能量方面取得的收益。」

格蘭霍姆表示,拜登政府的目標是在十年內生產出商業用的核聚變反應堆。不過,核聚變科學家Mark Cappelli重申,那些寄希望於核聚變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種無碳的、無廢物的能源的人可能要耐心等待。他指出,問題在於科學家如何定義能量淨增,因實驗室激光器中的能量只佔點燃激光器所涉及的總功率的一小部分。

由此看來,Cappelli認為該實驗室獲得的能量仍遠遠低於它所投入的能量。他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能量淨增,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遙遠的事情,那是幾十年後、也許甚至是半個世紀以後才能實現的。」

https://www.hk01.com/article/847 ... utm_medium=referral
=======================================================
每隔一段時間就放出核融合的消息,但關鍵的商業運轉的技術一直沒突破,都已經經過不知多少的數十年,到今天還是數十年,可見還是原地踏步,只是要更多的經費,投入這無底洞。
核融合發電商轉的關鍵技術在於地球上沒有任何物質可以耐得住數百萬度的高溫,目前的方法就是用電漿的方式,不讓核融合後的物質與爐壁接觸;換句話說就像手榴彈爆炸,要把它轉化成用火星塞讓油氣穩定爆炸可控制的商用運轉,還有一段長路,而目前人類就還一直停留在手榴彈不受控的階段而已,除非有新的想法,否則這瓶頸將很難突破。
之前也曾有出現低溫核融合的騙局,最後不了了之,今天又發佈次新聞,可能政治的意圖大過科技,就不知政客們又要玩甚麼把戲,跟中東沙烏地產油國有關嗎?就視目以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2-12-16 09:37:40 |只看該作者
應該是實驗室缺錢,改個說法跟國會要錢
這實驗室很大,寬度90公尺,長度超過200公尺
大部分是雷射裝置空間
美國最新推出的雷射戰車
應該也是這實驗室技術的武器化
國家點火設施(英語: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縮寫作 NIF)
2013年10月7日,NIF首次實現了通過融合反應輸出比其靶丸從雷射吸收的能量要高的能量
高等教育最重要目標就是,確保畢業的學生能分辨有人在胡說八道——Jeremy Knowles
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Marie Curie 居里夫人
『當法律站在你這邊時,狂打法律戰;當事實站在你這邊時,狂打現實戰;當兩者皆不站在你這邊時…………狂敲桌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2-12-16 11:12:55 |只看該作者
這類話題,從古時候一直到蜘蛛人電影都有談,

可望不可及呀 ~~~

光是實驗室,就是一個燒金錢的焚化爐,

沒多少企業或國家敢嘗試!
我反中國共產黨 ,但是 我不反 中國菜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17: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