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修行為什麼要重視抄習經典
每當和初學者談論該如何學道的時候,都會告訴對方要先從經典學起。
讀經、誦經、抄經,再至於默經,只有先經過這樣一個略顯清苦的學習過程,才能借由道經師寶的功力去幫助自己明道、悟道、證道。
其中的抄經,更是一件磨性子的功夫。
然修行之人若能每日抄習經典,可獲以下幾方面的功德:
第一,抄經是學習經典最快的過程。
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告誡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修道雖然並不強求一個人的記性如何,但對經典的理解往往並不是看過幾遍便能夠明澈祖師幾十年修真的妙語。
儘管讀經也是學習經典的好辦法,但單純地誦讀又很容易因瑣事而分心神,所以初修道之人應當抄經,且需要日日堅持,不可廢墮。
通過這種看似緩慢的方法,其實可以更好地把經文印到自己的內心中。
其次,抄經,是對無上經典的最大恭敬。
想要抄出一份乾淨整潔的經文,所需要的準備量是很大的。從基本的筆墨紙硯,到恭請經文、沐手靜心等等過程,均強調抄經者對經寶的恭敬心。人們之所以有機會學習祖師經典,皆因有莫大的機緣。
修道人在面對人生中的一切機緣時,都要心存感恩,因為每一次的經歷其實都是在督促著自我更加精進。而對你我凡夫俗子來說,在修道的路上難免會遇到迷茫時、退心處,此時該怎麼辦?
其實,最好的答案早已經被歷代祖師寫進了經典中。
學習經典,不只是學習對道學的思辨,更要學會如何才能把天地大道用於自我修證和濟世度人的功行中。
由此便尤為強調每一位修真之士要對道教的三十六部尊經生起至上的恭敬心。
對於世間人來講,敬惜字紙是對文化與傳統的尊重;對於修行人來說,對祖師經典的恭敬,更附加了一層信仰的神聖。
道教認為,每一部經文都是元始天尊說法所傳,常常虔誠習誦,可以起到護身保命的妙用。
因此,抄經之前這一系列看似繁瑣的準備活動,意在提醒人們大道靈文是尊貴的,所以我輩後學之人要備生恭敬。
因為在這如珠璣一般的文字背後,隱含的是祖師們諄諄的教誨,是大道的顯化。修道人以道為根本,尊重經典,便是對大道的尊崇。
再次,抄經不僅僅是文字的表達,更是靜心修行的必須。
道教對信仰者閱讀、抄習經典有一個特殊的要求,即經文不可讀半篇,要求每一位習經者一定要完成整部經文之後才可以起身去做他事。
相比起讀誦經典,抄經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所以需要抄習者能夠對自身有更加強大的掌控能力。
對於普通人來說,通常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但抄經不僅僅只是把經典中的文字謄抄下來,這本是一個修習的過程,因此便對抄習者的身形是否端肅、心念是否清靜等有著諸多規誡。
唯當心無旁騖之時,才能夠真正進入到大道教誨的境界中。誠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如修行本身一般,在最開始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干擾與誘惑。此時越是急著靜下來,反倒越容易焦躁。修習者面對的最大考驗,在於能否把持住對清靜的渴望。
這是一道玄之又玄的界限,所謂過猶不及,當人心被清靜的欲望牽引了,這反倒會成為修行的大魔障。
又或許,我們在抄經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外界的誘惑而走了心神,但只要能及時做到止心,這就是對修行的戒定。
隨著同樣的過程一次次迴圈,再一次次精進,直至實現耳不聞聲、目不染色的境地,抄習者眼中和心裡只有祖師留下來的聖典,這樣的抄經才是用心在抄寫,更是把經文寫進了自己的心中。
把抄經當作一種修行去做,這是對每一位修道者的基本要求。
但修行之事不只在宗教範圍內,亦存在於世俗的生活中。
對於一般的道教信仰者以及愛道、好道的人士來說,雖然抄經的要求並沒有如此之多(如有誠心者,亦可以以道人的修行標準要求自己),但靜心抄誦是最基本的。
當一筆一劃慢慢浸潤紙張的時候,整個身心都沐浴在琳琅妙音之中。
聞道之要義,便是要滌慮人間的一切煩躁。能從抄經的過程感知到內心的寧靜,這正是道教經文所實現的度化意義。
儘管對抄經的過程存在很多要求,歸根於底仍離不開“度人”兩個字。
修道有成的祖師們之所以願意留下無數經典供後人修習,目的不在於讓人們比拼抄誦的次數,而是希望我們每一位後學者都能夠從抄習經典的過程中感知到修行的妙旨。
道教崇尚自然,每一個人修證大道的方式不同,但“自然”則是萬千路徑的相通處。
能夠從抄經的過程中感知到自然,明白了自我,既借文字而悟道,又不讓證道的過程執拗于文字,於此便得了修行中的真自然,也才使抄經的過程具備了更切實際的意義。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