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6-7
- 最後登錄
- 2024-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05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88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6793天力離岸 亞洲唯一離岸風機葉片廠,要贏對手不只三年 三年苦功築起壁壘
2022-05-27
台中葉片廠「天力離岸」的技術是亞洲唯一,未來最大年產能可達180支葉片
過去,離岸風機葉片是歐美大廠的獨占生意,但今年台灣打破僵局,宣告成功國產第一支離岸風機葉片。幕後功臣來自台中葉片廠「天力離岸」,究竟天力如何打破障礙?更宣告要讓亞洲對手三年也追不上?
驅車駛入台中商港管制區,沿途除了台灣海峽波光粼粼,更搶眼的,莫過於路邊一落落重達數十噸、龐然巨物般的風機零組件。這裡,堪稱台灣含金量最高,也最密集的離岸風電產業聚落。
距離台中港106號碼頭不遠處,一座身形狹長、占地21公頃的神祕工廠映入眼簾,裡頭藏著亞洲唯一離岸風機葉片廠「天力離岸」的祕密,今年台灣第一支國產葉片就在此悄然誕生。
穿越工廠特殊捲門,只見技術員在模具鋪上玻璃纖維、碳纖維,並灌入樹脂,最後成型噴漆,製出長達85公尺(約26層樓高)的巨大葉片。過去,這套技術把持在歐美大廠手中,如今卻成功在天力的工廠落地生產。
「現在看到的廠房,很接近Vestas(全球第一大風機製造商)在丹麥納克斯考的工廠,」天力總經理蕭維成解釋,不光廠內設備,連門口快速捲動的特殊門都是歐洲進口,就為確保廠內溫濕度能達到像Vestas工廠理想狀態。
目前,天力的技術是亞洲唯一,未來隨效率提升,最大年產能將可達180支葉片。「就算亞洲有對手投入,天力也領先三年、形成產業壁壘了,離岸風機葉片不是有錢就能做,沒那麼容易。」蕭維成篤定地說。他口中的壁壘,其實是天力過去三年,戮力克服葉片生產瓶頸的血淚史,細究天力的成功,背後有三大關鍵。
自己的人才自己養!「離岸風電國產化」缺工自救:台廠開課、徵年輕人
關鍵1〉廠大又近港,完整複製丹麥原廠
回到2008年,天力成立,初始創業團隊來自老牌風機葉片台商「紅葉風電」,當初看上離岸風電國產商機,打算切入葉片生產。只是沒想到,由於能源政策進程較慢,這一等就是七年。
直到2015年,國產化政策總算有了眉目,天力也搶在第一時間租下台中港區鄰近106號碼頭的大片土地。這也是日後天力成功的重要起步。
蕭維成解釋,由於一支葉片長達85公尺,運輸、倉儲都相當困難,所以要找一塊鄰近港口、方便出海的大面積土地,是首要之務。
好在台灣有政策支持,取得土地相對快速許多,天力也順利租下一片足以存放90支以上葉片的倉儲空間。
有了土地,接著要找外商學技術。2018年,天力團隊靠著過去的風機背景和人脈,找上當時三菱重工與Vestas合資的MVOW(現已被Vestas收購)。對方評估台灣有政策利多、天力團隊又具備相關經驗,於是答應合作簽約。
不過此時,天力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Vestas雖同意將技術、設備整廠輸出給天力,要求卻極為嚴苛,大至工廠的設計規劃、小至一台砂磨機,通通要比照丹麥標準,否則不予放行。
「我們吃了很多苦頭,」蕭維成苦笑,當初為了完美複製丹麥工廠,幾乎所有設備都從歐洲進口,但結果,有的設備因電壓不符燒壞、有的則因疫情、海運塞港,導致到貨時間延宕。
最難的是,台灣氣候和丹麥天差地別,夏天炎熱又潮濕,但葉片的樹脂原料卻不耐濕熱,所以天力只好大手筆投資廠內空調系統,甚至連工廠大門都得從歐洲進口特殊的快速捲門,以免捲大門時開與關太慢,導致溫濕度異常。
此外,Vestas講究工廠細節,也給天力一場震撼教育。
天力副總經理賴玟槿印象深刻,當初Vestas檢驗工廠噴漆房時,竟然因為一枚電燈開關不符防爆規格而被退件,「台灣可能覺得噴漆有什麼了不起?但外商對這種標準、安全很尊重,不太會去妥協。」
雖然建廠、驗證相當折磨,天力卻也趁機建立起國際級的標準和體系。蕭維成甚至有自信,現在天力的標準、文化觀念,已能超越紅葉風電。
關鍵2〉赴丹麥學技術,克服疫情、文化差異
2019年,天力著手建廠,同時規劃派出52名工程師至丹麥工廠受訓學技術。萬萬沒想到,原訂2020年出發,竟碰上新冠肺炎疫情,一舉打亂所有計畫。
當時,天力預定的宿舍、交通車,全都因為防疫分流,被迫重新規劃,更慘的是,2020下半年丹麥還宣告鎖國,直接將天力團隊擋在境外。
蕭維成記得,2020年底,天力第一批工程師好不容易抵達丹麥受訓,結果第二批人旋即因為丹麥鎖國無法入境。為此,團隊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斡旋協商,還找上台灣駐當地單位協助,最終總算成功派員至丹麥。
工程師抵達丹麥後,接著面臨第二個挑戰:文化。天力本以為,工程師只要懂英文,理應學習無阻,殊不知,台灣和丹麥的英文用法、習慣差異不小,雙方起初時常雞同鴨講。
賴玟槿舉例,好比台灣人稱尺為「ruler」、丹麥卻是用「tape」,不免造成工作時資訊傳遞錯誤、效率不彰,同樣得花時間磨合。
為有效學習,天力工程師擬好一套作戰計畫,以四人組成一支小戰隊,每人一進廠,就負責記錄工廠特定區塊細節;下班後,戰隊會回宿舍,將白天所見所聞畫成平面圖,同時交流彼此所學,彷彿進行一場祕密諜報任務。
同時,台灣在地團隊,如蕭維成、賴玟槿等人,則定期與工程師視訊開會、追蹤進度,也提供各種後勤支援。
2021年5月,就在一切看似順利、工程師也將學成回台之時,很不湊巧,這回換台灣本土疫情爆發,不只飛機航班大減,也一度面臨鎖國危機,工程師戰隊差點就無法回台。
這一連串波折,令蕭維成和天力董事長吳坤達兩人一度不禁相視苦笑,「我們兩人運氣真的還滿背的。」
關鍵3〉材料老將助陣,攻克葉片製程
驗證、學習到位,最後一關來到生產。儘管葉片製程原理不難,但碳纖維如何鋪得精準、樹脂如何灌得均勻透徹,卻是一大難關。因為,一旦葉片稍有氣泡瑕疵,便可能導致運轉時斷裂毀損,代價和風險都相當高昂。
為做到滴水不漏,天力2020年特地找來深耕碳纖維十餘年的老將蕭維成任總經理。過去,他在國防部生產過戰機,也曾在運動用品大廠做過各式產品。
「早期,你如果打高爾夫球,我滿有把握九支球竿就有一支是我做的。」蕭維成自信說,他對碳纖維研究、應用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也練就深厚的功夫。
天力葉片生產,其實可說是蕭維成的雪恥一戰。
這回不同的是,除了有外商技術加持,蕭維成也將過去操作「模流分析」的經驗導入天力,確保透過系統模擬,能精準掌握樹脂灌入葉片模具的流道和狀態,防止葉片瑕疵。
今年1月,天力終於成功產出第一支國產離岸風機葉片,也順利通過Vestas驗證正式投產,預計陸續有營收進帳。
展望未來,天力不會固守台灣,而是放眼亞洲各國市場。蕭維成分析,目前亞洲只有天力一家離岸風機葉片廠,可以說是寡占市場。
畢竟,歐美如果要出口葉片至亞洲國家,得花上百萬美元的運費,並不划算;其他亞洲國家,也很難自己設廠、在短時間內跨越「三年障礙」,自然給了天力獨占市場的利基。
但同時,天力也並非全無挑戰,首先,是台灣離岸風機人才匱乏,急需產官學界共同解決;其次,是風機葉片持續大型化,天力得持續找地、投資建新廠,才不會落後全球技術發展。
「我們已經在研究下個世代的風機,葉片可能會到115.5公尺。」蕭維成說,天力不只要築起三年障礙,更要持續領先,擔綱亞洲離岸風機葉片的最強先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