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種下一顆夢想的樹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4-26 01:28: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種下一顆夢想的樹


1949年,十二歲的叢樹朗,受國共內戰影響,隻身從廣州黃埔碼頭搭上濟和輪,準備前往台灣,從此不知何時能再回到中國大陸,回到家鄉父母的身邊。未來,只能靠自己打拚,而唯一讓自己翻身的方式,就是「教育」。果然,在他的堅持下,靠著新台幣五萬九千元的創業基金,為日後的「美加」王國砌下第一塊磚。

1949年,十二歲的叢樹朗,受國共內戰影響,隻身從廣州黃埔碼頭搭上濟和輪,準備前往台灣,從此不知何時能再回到中國大陸,回到家鄉父母的身邊。

但,儘管孑然一身,叢樹朗始終相信,未來,只能靠自己打拚,而唯一讓自己翻身的方式,就是「教育」。果然,在他的堅持下,靠著新台幣五萬九千元的創業基金,為日後的「美加」王國砌下第一塊磚。

這是一段圓夢的歷程,他的夢,圓了,也讓更多人擁有逐夢的能力。

「美加」所在的南陽街,如今是聞名全台的夢想大道,許多知名補習班座落在這裡。傍晚來臨,朝九晚五的人們鬆開領帶、關掉電腦,準備下班回家,這條夢想大道卻燈火漸亮,人潮開始聚集,連機車要找停車位都很困難,莘莘學子踩著自己與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的影子,快步前行。

半個世紀以來,這樣的情景幾乎不曾改變,差別只是穿梭其中的身影。經歷五十年、兩代經營,服務過四、五十萬個學生,「美加」見證了台灣社會的變遷。成就這一切的,並不只是幸運,而是一份堅毅前行的精神;不僅設法貼近消費者需求,更不忘父輩言之諄諄的教育事業初衷,為成就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叢樹朗笑稱:「或許,我的家鄉山東,前有孔子、孟子,後有行乞興學的武訓,讓我對教育這件事,特別重視。」這段話聽來像是玩笑,卻蘊含了一段年少時的經歷所留下的深刻影響。

曾經,有一群偉大的校長、老師,把叢樹朗帶到台灣,讓他擁有嶄新人生。

何時可以再見家鄉?

當年才十二歲的叢樹朗,曾經站在甲板上,望著珠江的浪,內心五味雜陳,家國未來、前途茫茫,不敢去想,那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何時可以再見家鄉的父母?」

叢樹朗是山東威海人,父母以經商為業,外銷當地生產的櫻桃、大白菜、水產等到上海,因為家境還算不錯,叢樹朗曾經有著相當幸福的童年,直到國共內戰,為這段美好的記憶,劃下了句點。

叢樹朗的父親擔心,日子會愈來愈難過,決定先將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避風頭,就透過經商認識的運輸人脈,先把他送到青島安頓。沒想到,此後烽火四起,他為了躲避戰禍,隨校南遷,先落腳上海,後來再遷往廣州,最後朝澎湖而去。

在戰亂中長大的孩子

「我們這群未滿十八歲的孩子,忍受離家的痛苦煎熬,心想,只要跟著校長走,書,哪裡都可以唸。沒想到,人生的焠鍊才剛剛開始……。」叢樹朗百感交集地說。

叢樹朗在十二歲時被迫成為流亡學生。戰亂中,物資艱難,從上海出發時,學校還發給學生大米;等到渡海遠航,就只有餅乾可以果腹。

有些學生的餅乾被風雨浸濕,變成了一團漿糊,再加上暈船,一聞到餅乾的味道就想吐,只好在船上餓著肚子。船到途中,機艙失火,情況非常危急,學生們哭成一團,所幸後來火勢獲得控制。

經過四天三夜,濟和輪抵達澎湖。原本學生們都以為,可以在澎湖復學,卻遭到強迫從軍的命運,叢樹朗因為個子瘦小,逃過一劫,後來再輾轉來到台灣本島,在員林實驗中學就讀。

當年這批流亡學生要來台灣,原本就是幾經波折,而當時的東南軍政長官陳誠,雖然同意他們到台灣,卻有一些附帶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年滿十七歲以上的高中生,必須入伍接受軍訓。多了這項但書,這些飽受思鄉煎熬的孩子,如同火上加油般,又多增添了幾分愁緒。

命途多舛,志氣不滅

學校裡幾乎都是來自各地的流亡學生,每個人都是孑然一身,加上物資缺乏,生活十分辛苦,全靠老師的照顧和啟發,才讓這群舉目無親的孩子,感受到些許溫暖。

這群流亡學生,後來在各行各業,不乏出人頭地者,包括:當到國防部部長的孫震、政治大學校長歐陽勛、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朱炎、警政署署長顏世錫、盧毓鈞、營建署署長潘禮門、東吳大學校長楊其銧、陸軍總司令李楨林、海巡部司令王若愚、國立藝術教育館館長張俊傑,還有作家王尚義、朱西寧等人,都對台灣這塊土地,做出相當貢獻。

為學費半工半讀

十二歲那年,在故鄉和父母一別,再也沒有家人可以依靠,年輕的叢樹朗知道,從此他只能靠自己打拚。而沒有任何資源的他,唯一能讓自己翻身的方式,就是「教育」。

高中畢業後,叢樹朗進入海洋大學就讀;為了籌措學費,不得不半工半讀,舉凡擦窗戶、掃地等清潔工作,他都做過,同時也當起了家教。

「因為要準備功課,又要打工,當家教還要備課,每天都體力透支。有時候,在當家教期間,明明是要教導學生,自己卻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瞌睡,」叢樹朗回憶。

1957年,叢樹朗大學畢業,之後完成了海軍預官役,進入公務機關任職,擁有一份穩定的薪水,並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日後的妻子陳上春。

曾經離別,更懂珍惜

和叢樹朗隻身在台不同,陳上春來自一個有六個孩子的家庭,兄弟姊妹後來都陸續前往美國深造,並在當地就業、定居,只有她因為從小體弱多病,留在台灣。

中興大學會統系畢業的她,很有自己的個性。

陳上春透露之所以鍾情叢樹朗的原因:「他是流亡學生,這樣的背景,會讓他特別珍惜手裡所擁有的東西,我相信,如果他有了家庭和事業,一定會更加小心翼翼呵護」。

選擇一位流亡學生做為人生伴侶,家人難道都沒有意見?「我的父母很開明,當時他們只問我一件事:他身體健康嗎?」陳上春笑道,她大學畢業後就出來工作、賺錢,很早就經濟獨立,因此家人也非常尊重她的決定。

用心看見失敗以外的事物

當時,台灣的社會已開始瀰漫海外留學的氛圍,很多人都想出國深造,甚至還有機會留在當地發展,叢樹朗也心生嚮往:「那時候,很多台灣的大學生會利用晚上去補習英文,我也跟著補,因為到美國可以打工,賺很多錢。」

他在補習班報名學習,還把握機會向對方要了份工作,包括免費住宿的福利。當時叢樹朗每星期一、三、五在補習班打工,二、四、六則補英文,補習班不但供應晚餐,還一併提供住宿。

叢樹朗參加了好幾次英文測驗,總是鎩羽而歸。但,儘管在考試中敗北,叢樹朗面對挫折時,卻看見值得掌握的機會。幾次考試下來,他發現了試題中的玄機─出題單位似乎有一個大題庫,因此試題每隔一個週期,就會重複出現,那麼,如果掌握出題趨勢,是不是有機會拿到高分?

再從考生的立場思考,如果能提供他們一些解題的方法或技巧,是否會吸引他們前來上課,變成一門好事業呢?

就這樣,從自己的困境看見莘莘學子的需求,加上之前有補習班打工的經驗,叢樹朗對於補習班的運作模式,已略有心得,於是決定和妻子一起創業,針對留學考試,開設補習班。

開補習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錢和老師。叢樹朗找來他所認識的三位老師,說服他們每人拿出新台幣一萬元入股,加上他自己的積蓄,一共是五萬九千元,成為補習班的創業基金。

從此,叢樹朗就和妻子一頭栽入補教事業,「美加」的傳奇隨之展開。

追逐成就他人的夢想

對叢樹朗來說,經營「美加」,不只是一門生意,也是一份事業,除了「利己」,也要「利他」──服務廣大的學生、成就他們的夢想,才是「美加」存在的價值。

也或許,他願意投入教育事業,跟年少時的經歷有關,那群偉大的校長、老師們,把他帶到台灣,給了他新的人生,而他能夠回報他們的,就是幫助更多學生尋夢,開創他們自己的嶄新人生。文/謝其濬

摘自《全世界都是我的夢工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0-7 16:2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